小时候妈妈对我讲
大海就是我故乡
海边出生海里成长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海边的人们自然依靠大海生活。当这首《大海啊故乡》响起的时候,我想肯定有观众已经在回忆自己的童年了。而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周东申先生对童年的回忆,则是从海边晾晒的一串串鱼干开始的。
《小海丰》12.5cm×15.5cm
周老通过刻画海边渔民丰收时节海滩上晾晒咸鱼的景象,歌颂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伟大成就。《小海丰》创作于年,此时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有15年,渔民当家做了主人,不再被压迫和剥削,不再过提心吊胆的日子,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出海打回来的鱼也能够晾晒在家门口的沙滩上,作为寒冷冬季的食物。足见,这是一个渔民收获的季节,渔民打到了足够多的鱼,即便卖掉一些,仍有富裕的鱼留给自己享用,还可以腌制晾晒起来作为储备粮食。这是新社会、新生活的馈赠,是广阔大海的馈赠。
《小海丰》(部分)
周老对这件作品的表现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既具象刻画了海边渔民生活的真实场景,又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渔民丰收成果的硕大。画面中没有表现人的形象,却处处带有渔民劳动的痕迹。硕大的鲅鱼是渔民辛勤出海捕得,晾杆是渔民砍来树枝交叉捆绑而成,晾在杆上的两条鱼也是渔民收拾好后用线穿起来挂上去的……这是对人民的歌颂,对劳动的歌颂,对丰收成果的歌颂。
画面采用L形构图,结构有力,表现出静止、庄严、肃穆的感情。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近处的四条已被清理过的头朝上、尾朝下的鲅鱼,它们体型硕大,体现了渔民收获的丰富。停在沙滩上的那艘木质玩具小船,以及旁边的玩偶,使作品在主旋侓的背景之下充满了童趣。为了增加画面的动感,周老还在中景和远景分别刻画了两只海鸥,海鸥的飞翔打破了画面的沉寂,增添了生动的气息,从而深化了作品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小海丰》(部分)
黑白是木刻最基本的色值,周老充分发挥木刻的特点,灵活控制黑白变化的节奏。黑色具有收缩性,白色具有扩张感,灰色起到了稳定和调和的作用。黑白二色被周老自由灵活运用,以白色为主色调突出表现四条鲅鱼的硕大和肥美,将海滩、海水和小岛表现为黑色,整个画面颇为静谧和深远,表达出一种淡淡的乡愁。后来周东申谈到这件作品时说,这并不是根据现实中的场景速写获得,而更多是通过想象力刻画了周东申儿时生活的景象。或许这一景象,周老曾多次魂牵梦绕,所以他才能表现得如此具体、深刻而又感人至深。
《小海丰》(部分)
——云沙西河
大海,故乡,童年,总有一些美好离我们越来越远。发达的交通,便捷的通讯,充足的物资,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乡愁在变得越来越淡。但是,逢年过节回到故乡,和亲朋好友吃上一口腊肉、吃上一口鱼干就会知道,不管时代怎么改变,有些味道、有些感情永远都不会变。因为那是融在每一位中国人骨子里的,千百年不曾改变的,我们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