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求索刘宏祥延安木刻的坚守者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在文艺界大力弘扬崇德尚艺的良好风气,努力培养造就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文艺人才队伍,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特推出“艺苑求索”栏目,通过报道校友事迹,践行“博文求是、弘德修艺”院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本期艺苑求索为您介绍的是我院市县7期校友,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联主席刘宏祥。

陕北是一块苍茫而厚重的土地,黄河从这里流过。千百年来,勤劳朴实的陕北人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一代代生息繁衍,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黄土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及黄河文化。

我出生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一个紧靠黄河边的小山村,世代以农为主。自懂事以来,黄河边十年久旱,父辈们为了生存,每天东山日头背西山,默默忍受着高强度的劳作,年纪幼小的我,很早就感受到生活的磨砺,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走出大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先祖们以苦作乐,顽强拼搏,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火红的窗花,色彩艳丽的刺绣,粗狂豪放的大秧歌,苍凉悠扬的信天游等成为我的精神食粮,心想如果把这些精湛的民间艺术刻画下来该有多好,于是我就产生了想当一名版画家的梦想。

一个农家子弟要跳出农门,必须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年夏季我通过中考被陕西省延安师范学校美术班录取。三年的师范学习生活紧张而有序,转眼间很快就结束了。从上学到工作,整天忙碌在单调的日常工作及繁杂的社会事务当中,很想离开城市喧嚣的生活,向往老家黄河边那自由清净的农村生活。只要遇到节假日,我就带上速写本到乡下采风,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感受他们生活中的大喜大悲、大爱大乐。就是带着这种情感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

在搞毕业创作时,由于受延安时期黑白木刻的影响,我选择了木刻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版画《家》被作为优秀作品而留校,该作品入选陕西省庆祝建党70周年美术作品展并荣获延安市美展三等奖,速写作品《山村小景》被陕西省教委选送参加中日青少年书画作品交流展在日本京都展出,版画《迎新春》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套色木刻《黄河岸边枣儿香》入编《时代印迹—中国版画一百年》等,这更加坚定了我从事木刻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在我的版画作品中,大部分素材都是来源于农村生活中的速写,作品大至八、九米,小到巴掌大小,有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锅碗瓢盆,男女老少等都是我所表现的对象。

刘宏祥部分版画作品金秋黄河喜事黄河古渡永和关黄河岸边枣儿香春到陕北在从事版画创作过程中,得到当代著名画家杨耀、安正中、李习勤、赵振川等先生的关心、指导、鼓励,一路走到今天,先生们教我怎样做人,怎样从艺,吩咐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我的木刻作品多次在省市及全国美展中入选并获奖,出版《刘宏祥黑白木刻》等画集,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恩师们的辛勤培育是分不开的。我的版画创作走的是延安老鲁艺木刻的路子。延安木刻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光辉灿烂的一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美术工作者利用木刻“短小精悍,易于掌握,便于战斗”的特点,勇敢地向敌人斗争,为中国革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延安青年木刻作者艾生、宋如新、冯山云等一批骨干,他们继承和发扬老延安木刻的光荣传统,“以刀代笔,捏刀向木,直刻下去。”作品有着浓郁的生活乡土气息,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5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