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难成品。一块普通的木料,在汉派木刻技艺江夏非遗传承人——朱明的手下,却变成了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或形态逼真,或气势恢弘,或小巧玲珑,令人叫绝。
每天清晨,伴随着木头的敲击声,朱明便开始了他一天的创作。没有客人时,胡子半白的朱明便会一头扎进自己的雕刻世界,在老式台灯下,或描或刻,或雕或琢。
朱明,今年57岁,擅长汉派木刻和木雕,凭借着对木刻手艺和传统文化的热爱,20多岁时进入木刻艺术行业,一做就是30多年。
朱明的作品题材很广,既有动物植物、也有风景人物。眼下,朱明正在专心雕刻一幅人物木刻版画——京剧谭派创立者谭鑫培,这是他“魅力江夏”木刻系列作品中的一幅。
在众多木刻作品中,以人物雕刻为最难,追求神韵在先。要想展现人物神韵,除了要有精湛的雕刻技术,还要注重人像的整体造型和动感,尤其要在面部五官等细节上下功夫,这样的细节雕刻最费时,也最考验木刻师傅的功力。
镂刻的地方,朱明每走一刀就少一小块,形成凸凹。刀法是木刻中最重要的语言方式,只要能恰当表现创作思维就是最好的刀法。显然,刻刀在朱明手中已成为自由变换的利器,亦刻亦绘,刀痕淋漓。
这幅《谭鑫培》木刻版画,朱明已经雕刻半月有余,目前已到了修版的环节。
要完成一件木刻作品,从选材到成品,要经过打胚、修光、细雕、修版等数十道工序,对于每一道工序,朱明都力求做到完美。在他眼里,没有什么事比雕刻更加让他心意盎然的了。
一刀一木,“板”上生花。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朱明就这样在工作室里与木头和众多不同种类的刻刀为伴,静静地雕琢时光,雕琢传统。
时光流转、木屑满地,一幅幅精致的木刻作品,便悄然问世,每件都是孤品,每件都带着匠人的思想与温情。相信未来的木刻艺术,只要还有像朱明这样的匠人匠心在,就一定会越走越远。
掌握江夏App
了解更多江夏本地信息
▼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