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木刻中的刀法语言

  在美术发展史中,版画以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有别于其他绘画种类黑白木刻是版画领域内凸版画的传统代表,因为明快的黑白灰关系和单纯的制作手法被广大群众所喜好。以黑白木刻的“刀法语言”的关系为线索,来研究和归纳笔者对黑白木刻的发展历史及创作过程,并对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和解释。

  随着新兴木刻发展的现代版画,在一段时间内充当了重要的宣传手段,虽然前辈们的作品画幅不大,但是木刻发挥了“匕首和投枪”的作用,在特殊时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版画作为视觉艺术出现在大众眼前,已经从“讲故事”转变成作者本身的创作表达、意图表现。艺术家在追求木刻版画的独特性的同时,将其本身的语言魅力运用到其中。创作的过程并非将表面现象进行描绘,是探究其艺术的本质特征,把要表达的艺术思想趋于艺术真理。

  黑白木刻版画,在其创作中对刀法的组织更为严格。以线的创作形式为主,在视觉形式上更为统一,将线条的变化突出画面的事件中心,在整体的画面上黑白的对比相对弱化,而是具体体现在画面的细节处理上,视觉效果更为独特,形式意味悠长。如李桦木刻作品《怒吼吧!中国》,表现了民族危难关头人民的觉醒与抗争,作品投射出震慑人心的冲击力,粗犷有力的线条,刻画了一个即将被杀害却在奋力挣扎的中国人,他的身体被枷锁紧紧捆绑,双目被蒙住,肌肉和骨骼都处于极力反抗的状态,简洁夸张的造型,声嘶力竭的怒吼。

  刀法具有表现力,不同的主题需要采用不同的刀法。刀法的表现力对于画面的整体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创作中要对刀的本质特征和它将要带来的画面效果进行严格分析。我们从概述版画及黑白木刻的特点开始,分析版画的分类及制作技法,着重的阐述黑白木刻的“刀味”和刀法组织的形式法则;从而引出对“具象物体造型”的研究与探索。运用造型语言表达出画面的精神内涵。概述了“刀法”的定义,通过刀法语言的组织变化表达出物体的动态与传递出的情感。结合艺术发展的时代性及文化,审美的时代背景,突破刀法的相对独立性,通过自我对形式与技法的分析理解。

  木刻版画中的刀法形式一直以来是版画家们时常研究的对象,不同的刀法所产生的视觉效果给读者们带来不同的感受。而木刻版画中刀法所具有的塑造性、表现性是在其他绘画中不能取代的重要元素。绘制并设计画面时,作者会考虑刀法与主题和形式、点线面构成以及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但在近几年版画创作中,本人会更多的去探求木刻版画艺术的新形式,加强刀法的表现力。在中国版画史中,木版画中的刀法运用一直是其最突出与最明显的艺术特征,不同的刀法能在木版上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其刀法的变化无穷是木版画作为版画艺术中一大门类的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木版、刻刀以及刀法语言的组织形式是关系到刀法表现的主要原因,根据中国传统雕版版画、木刻版画、木口木刻版画来分,木版画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刀法形式。构成黑白木刻画面差异性的主要手段来源于刀法的不同。木版画制作的成败,常常取决于刀法运用的好坏。

  在木刻版画作品中,不同的刀法蕴含着不同的审美趣味,使其表达的主题与形式也不尽相同。刀法的表现需要与画面引申的思想情趣相符合,这就不仅要求艺术家在创作时考虑到其作品的文化内涵,更要立足于理性建构,即与兴奏刀的感性体验中探寻到一种动态的平衡。我喜欢安徽省版画家范竟达老师的作品,他的作品《夜宴》,对点线面的刻画集中表现了木刻运刀的轻重缓急,刀法的点线面层次均在该作品中得以体现。人物面部沉浸在黑色块面中,面部纹路走向多数以线条为主,侧光面则使用小面积的点刻为主,点线面交相呼应。他对于刀法运用极富感性的把握,在整体之中使每个块面的点线面均产生不同效果的变化,使得黑白灰调子层次分明,同样也使得线条的丰富变化更耐人寻味。最大程度突出材料特性的创作手段,形成更强烈更简洁的版性特征。同时刀法作为黑白木刻技法中最为直观的视觉语言和重要特征,也是艺术家展现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直接的表现手段。它的运用过程是主体对客象的再创造,每一步发展都凝结着艺术家的智慧、巧思和心血,传达着他们对生活的体悟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这个过程中,刀法因为创作目的不同而发生根本性改变,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对艺术家而言,刀法表现是其表达思想,展现个性,传达感情的重要艺术载体。它是黑白木刻最重要的语言方式,它体现黑白木刻自身的艺术趣味和审美价值。黑白木刻的刀法语言,既是表现客观对象的载体,又独具审美特质及情感表现价值,展现着黑白木刻的独特艺术魅力。

  在黑白木刻创作中,艺术家都有着与其精神气质和艺术个性相符的刀法语言,它既是艺术家们在其所处时代独有的艺术符号,又是艺术家借以传递情感、引发共鸣的主要手段。在刻制的过程中,创造各异的刀法是一种享受,而在创造的时候情感对刀法的处理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的刀法处理,可以根据当时情绪、感情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这让我们体会到丰富的情感造就了刀法的创造。因此,那种艺术形式都应该用真心,赋予感情,赋予灵魂,使作品“活”起来,让它也拥有思想,不断的去体现,不断的展示,发挥它的价值。艺术家独特刀法语言对照着他们的时代特征及性格特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实践,与自己作品立意进行比对,升华对刀法语言的理解,进而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立语言。这才是黑白木刻创作实践和锤炼过程,更是对刀法语言继承和学习过程。

  (作者单位:黄山市屯溪区徽梦版画艺术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