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先生的木刻作品和其他美术作品,在报刊上视频里都看到过,没想到,去浦东的中华艺术宫看“入木”黄永玉版画展,还是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冲击感的多方面,也是因为如今的艺术展览与过去的单一方式有很大不同。原作、照片与电视机滚动播放的人物采访,让你能够直观地了解一个艺术家。
“我从小喜欢上海漫画杂志,欣赏它对于人世百态的分析,享受幽默的快乐,长大了,懂得以幽默来排解困扰,幽默是非常强大的人生态度。庚子夏日黄永玉。”
非常喜欢黄永玉先生的书法,疏朗淡雅,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是怎么能够做到如此匀称整齐,留白恰好,令人舒服。黑妮说她爸爸12岁以前练过书法,年之前有空练过。娴熟于木刻这种方寸之间的手动艺术,用毛笔在纸上运筹这事儿,想来要做到艺术性的黑白适当,空间透气,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
松树的叶子,动物的皮毛,得一刀一刀地细细刻。还有人物眼睛的神采与额头上的皱纹,鲜花的花瓣,麦穗,女孩的长辫,刻起来多么费神。大处入刀、小处点缀,全是凭手上的功夫,一点点刻画出层次感与神韵来。素描的功力要有,但素描的轻松却没有。手指承力,刀无虚发。“多么苦的活儿!为什么喜欢木刻呢?一幅木刻作品的完成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呢?”——心里在发问。
在展厅中滚动播放的两部分内容不同的电视节目皆完整看完。黄永玉先生示范如何刻木刻。在半厘米厚的木版上用笔打好图样,是动画型的一只猫。抹上红色颜料,再用纸在木版上把颜料擦一下。工具箱里有几十把刀。在纸上用钢笔画上猫的毛,“你自己一边看,一边画。”纸上是两撮猫的毛,很清晰很形象。“动物的毛,外头大,里头尖。一层,二层,增加层次感。三角刀,来去,考虑虚实与结构。”三角刀两头尖,中间有凹槽。还有单刀,小圆刀。“熟练了可用圆刀。刚开始要从ABC做起。高尔基的头发甩出来,不能用单刀切一下,因为看得见。”屏幕上,三角刀可以刨出细细的一条木花。“如果刻浅了,木头薄了,不能印很多。”黄老师沙发边上也有一只猫,一直在甜睡之中。主人的勤劳仿佛于它是一种愉悦的催眠。
年轻时到上海来,黄永玉自己用布做了一个大口袋,里面放上一套刻刀,书籍,还有一块十几斤重的磨刀石。“这块石头磨刀是最好的,虽然重,但是没有它,刀磨不了。”年轻时候的他,背着这样沉重的一个大口袋,来到上海。没有钱。“小瘪三!”有些人骂。参加了全国木刻家协会,得有一套西装。一套西装25块钱。一张木刻5块钱。要五幅木刻换一套西装。房租是一个月50块钱,那么要十幅木刻。
在漫长的岁月中,这双手从来没有停下来过。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中国社会一直在变化,“入木”展示的黄先生的作品,体现着各个时代的特色,打杀特务,俄苏情结,劳动光荣,庆祝丰收,珍贵友人,海和幻想,女儿成长……总是特定时代里最具正能量的那个点,同时也是永远不变的艺术家的初心:自然与爱是作品永恒的光芒。
感动于一张张照片上,年轻的黄永玉、中年的黄永玉总是匍匐于木板上的工作照。投入,满足。感动于频频在欧洲得奖与频频造福家乡凤凰,两者之间产生的巨大张力。
“我怎么活过来的?
要不是看到这些木板,我几乎忘记了。唉,千山万水贴着肉的、贴着肉的什么呢,贴着肉的骨头吧!
这一堆骸骨啊!”
“木刻是个累活,累上瘾改不回来了,就这么刻了我半辈子。我从艺态度跟文学态度一样,依靠的是永不枯竭的故乡思维。”
李桦,鲁迅先生夸赞过的出色的木刻家,后来是中央美院版画系第一任系主任。知道小黄要来上海,提前在大光明电影院买好了票,请他看。“电影是最好的文化教育。”知道小黄没有电车票钱后,他也不乘车了,陪他一起走外滩,走南京路,走到大光明……“好的老先生以前有的是,巴金,沈从文,等等。我要学这种老同志。”
“每年的春秋两届全国木刻展,我跟他们工作得很开心。真有这么一回事:信念是可以填肚子的(当然饿不死也饱不了)。隔几天吃两三块烧饼,喝自来水,能面不改色是常事。”
我观展是在一个周六的下午,来得最多的是家庭结构。父与子,母与女。黄老师的画作与视频,小孩们看得很认真,父母一直在边上小声解说。不是所有人对自己的一生都能说出“无愧”这两个字。但你我他,都来得及。你一生要怎样的自画像,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南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