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字添加 之后,她如愿考上南艺,进入美术系(即现在的美术学院)。之后,刚好遇到学校教学改革,第一年所有美院的学生统一进入绘画专业,开设三门基础课程,分别是素描、色彩和线描,等第二年开始按照自己的志愿分选专业。我当时犹豫于版画和中国“画两门专业之间,可还是敌不住对版画的好奇,于是在第一和第二志愿上坚定的重复写上‘版画’二字”。四年大学学习一晃而过,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庾武锋又报考了版画研究生。“命运总是很眷顾我,就这样一直延续着和版画的缘分。”
▲《夜色微阑》
光影成为描述的趣味所在
庾武锋创作的主题平凡而常见,或街道一瞥,或庭院一角,或窗外一景……阳光使这一切熠熠生辉。光影成为描述的趣味所在,一棵树,一户窗,一片墙的影子投射在别的物体之上,进而生成了新的形与色的关系。“线条是我主要的造型方式,无形的刻线被统一在有形的图式中,木刻语言作为不可替代的独特感受使物象变得更丰富,也更有意味。”简约明快的用色延伸了光感,并通过水印滋润的特点,使光线有了不寻常的视觉印象。不同的空间在线的描述下而显得丰富,加之不同层次的透明灰色,使光影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让人处于可呼吸的空气感中,这一切营造出了一个似近又似远、熟悉而陌生的理想空间。
▲《流年·苏州博物馆新馆》
创新是把握规律后的个体化发展
苏州版画尤其是水印版画在全国一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最广为人知、深入人心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表现江南园林、江南水乡以及人物而著称的一批作品,它们画风朴实,色彩强烈,形式单纯,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特别是杨明义、沈民义、潘裕钰等一批老版画家都是绘画的多面手,让苏州版画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庾武锋说,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顾志军、凌君武、张天星等一批中年版画家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