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抗战卡片里的卫国誓言

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29160.html

新华社太原10月5日电(记者王学涛、徐伟、韩依格)你听过抗日战士的心声吗?“只有坚决抗战到底,中华民族才有出路!”“我们一定会在自由幸福快乐的新中国的疆土里欢聚的!”……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和其第一代讲解员崔韶光珍藏着几十张抗战时期的留言卡,是战友们写给八路军战士陈启照的。

七八十年后,枯干的字迹依旧令人热血沸腾。这是心声,也是誓言。国庆节前夕,记者多方寻访,了解到一个个用生命和青春换来山河无恙的故事。

05:32

就义

“眼能看破世界一切,手在线上能描——漫画、写实、讽刺……都是为着抗战、生存、自由、解放!”年9月,陈士平这样鼓励用绘画宣传抗日的战友陈启照。

这是陈士平写给战友陈启照的留言。新华社记者王学涛摄

为了抗战、生存、自由、解放,陈士平从家乡河北来到山西。这个热血青年写下这句话一年多后,竟被叛军杀害,年仅29岁,连张照片也没留下。

年12月,阎锡山在山西策动了十二月事变,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众多抗日干部群众在事变中壮烈牺牲。

共产党员陈士平就是其中之一。已故新华社记者马明是这一事件的受害者和见证人。生前他曾多次写文章追忆这段痛心往事。

也在被捕之列里的马明回忆,匪徒们把反绑两臂的绳索使劲勒紧,使人神经都麻木了,两眼冒火星。12月25日晚,叛军将7名同志拉走,在滴水成冰的严寒下,剥光他们的衣服,将他们拖到山西省泽州县大南沟村西南的一条沟里杀害。事后,村民们忍着悲痛将烈士遗体掩埋。

40年后,烈士遗骨被迁入山西省阳城县太岳烈士陵园。80余年后,在当地政府部门、马明后人等的帮助下,大南沟村建起小型纪念馆、纪念碑、纪念亭。英雄们的故事在当地流传。

陈士平等烈士长眠在山西省阳城县太岳烈士陵园。新华社记者王学涛摄

“一个个年轻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新中国,我们一定要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大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加应说。

创作

“新的艺术产生在艰苦的环境中!”

年1月,洪荒在山西潞安写下这句话激励战友陈启照。那时,阮章竞来太行抗日已一年,开始用别名“洪荒”创作。

这是阮章竞写给战友陈启照的留言。新华社记者王学涛摄

“这是我见过的我父亲最早的笔迹。”阮章竞的女儿阮援朝接过卡片仔细端详,短短十余字,熟悉而又亲切。

阮章竞出生于广东,13岁当油漆画学徒,20岁赴上海当美工糊口,参加救亡歌咏活动时认识了同乡冼星海,并跟他学习。年初,24岁的阮章竞任太行山剧团艺术指导员,不久创作了三幕话剧《巩固抗日根据地》,并组织剧团演唱桂涛声和冼星海创作的《在太行山上》。

他们的精彩演出与创作是在不断转战中进行的。除参加过黄崖洞保卫战、关家垴战斗外,阮章竞带领剧团还要对付日寇的一次次“扫荡”。年6月,太行山剧团与日寇在平顺县井底村遭遇。阮章竞带头跳入深潭,并在山上隐蔽了一夜,肩部和大腿受伤。

残酷的战争环境下,阮章竞的一些作品未能保留下来,歌曲《秋风曲》《牧羊儿》等的歌词连作者自己都忘记了,但多年后,竟被地方文化馆收录在民歌集里。

“活在百姓心中的艺术是不朽的。”阮援朝说,“爸爸认为他不是作家,而是党的群众工作者。他写的故事一定要让最基层的百姓看得懂。”

美国友人韩丁在作品《翻身》里,描写了他在山西张庄看阮章竞创作的歌剧《赤叶河》时的场景:“夜色降临了,成千的农民们各自带上一块砖头或一个板凳,都向着戏台前的平坦的空场上走去……男人们在哭着,而我也在同他们一起掉着眼泪。”

阮援朝的童年印象中,父亲喜欢在院里边乘凉边弹奏《二月里来》,而她在中学时期几乎唱遍了救亡歌曲。

阮援朝在北京家里擦拭父亲的遗物中阮。新华社记者王学涛摄

虽然父亲去世21年了,阮援朝的家里仍挂着父亲的中阮、国画。花瓶里插着一束肥硕的谷穗,是3年前她从太行山带回来的。

育人

面对同样会画画的战友,杨角送给陈启照的是一幅画:一位妇女与两个小孩,小一点的被抱在怀里,大一点的站着拽住她的衣角。

杨角为战友陈启照画画留念。新华社记者王学涛摄

“画得非常好,他喜欢给老百姓画像,而且画得很快。”当杨角的外甥、鲁迅美术学院教授马克辛看到这张卡片时,连连夸赞。

马克辛说,姨夫杨角和姨妈张晓非都出生在黑龙江的富裕家庭,在北京、杭州、上海学过美术。抗战时期,他们先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后前往晋东南在鲁迅艺术学校任教。“为抗战、为劳苦大众解放奋斗,是他们的理想,这让他们抛弃了优越的生活。”

艰苦的岁月里,杨角与张晓非伉俪情深,一直携手用扎实的美术功底默默培养人才。由于简便易行、可无限复制,版画成为当时有力的宣传武器。艺术家们将版画与年画、套色木刻、连环画相结合,创作出深入群众的崭新艺术。

新中国成立后,杨角依然奋斗在美术教育的一线,当过东北美术专科学校的校长,不仅创作了回顾革命生活的《摇篮》等作品,还为美术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

马克辛(右一)接受采访中。新华社记者韩依格摄

“杨角既是我父亲的老师,也是我的人生榜样。”马克辛一家三代从事美术工作。“鲁艺的传承始终是与时俱进的,画风在变,但为民众服务的灵魂不变。”他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