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文化之谜鲁迅为何选中这位扬州人的笺谱

朱广盛/文

笺谱为中国传统文房精品,历来深得国人喜爱。笺纸尺幅不大,却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具有国画的韵味。每一枚笺纸,堪称一幅微型的国画或是钟鼎彝器的拓片。或清新淡雅,或古朴凝重,使得人们在阅读诗词或书信的同时得到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周末得空,路过扬州书局,看到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笺谱雅集》,精工印制,樟木盒装,既具有艺术观赏性,又具有书写功用,堪称中国笺纸艺术的典藏之作。遂慢慢抽开,小心取出。只见一函三本,包括《萝轩变古笺谱》《十竹斋笺谱》《北平笺谱》三部笺谱经典作品中各精选幅,以宣纸制作成线装笔记本。于是我在赏玩之余,就想寻找扬州民国画家李钟豫的四幅作品。因为开本不大,我又没带上老花镜或放大镜,看不真切,没能找到。可能这个精选版本没有收录李钟豫的作品。于是辗转到广陵古籍刻印社寻找全本《北平笺谱》,得到聂社长相助,找到了图片。

鲁迅很早便搜访笺纸,尤注意北平所刻的。年,鲁迅与郑振铎辑选刻印《北平笺谱》是近代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木刻史上的一座丰碑。他们收集北京琉璃厂荣宝斋、淳菁阁、松华斋、静文斋、懿文斋、清秘阁、成兴斋、宝晋斋、松古斋、荣禄堂十家斋馆笺,精选其中的余幅古今名人画笺,请北平荣宝斋木刻精印了《北平笺谱》。鲁迅和郑振铎还分别作序,并请书法大家魏建功、郭绍虞书写。

在《北平笺谱》花卉笺中,有李钟豫的一组四幅梅兰竹菊图。题名分别为江南春讯、国香清韵、秋菊佳色、劲节干云,均为单色,落款题“毓如”。李钟豫这组花卉笺,由静文斋刻制。静文斋是一家有名的南纸店,匾额由民国大总统徐世昌题写。近年,扬州市广陵古籍刻印社重新刻印《北平笺谱》,将这四幅甄选入列。四幅图都采用餖版套印,三色。图案笔画简练,但不失生动典雅。

李钟豫,有“京华奇人”之誉,江都(今扬州)人。字毓如,别号了然(以眇一目而号),人称了然先生,又号江淮散人。很小就随其父亲北上生活,扬州人对其知之不多。清朝曾捐过一个官职,担任过户部郎中之职。后被弹劾,无正当职业,遂以书画谋生。精行书,善榜书,京城市井诸多牌匾多出其手。绘画善写兰、菊,兼擅指墨。

鲁迅与郑振铎为何选中李钟豫的这组作品?还是要从鲁迅与郑振铎的通信中寻找答案。

郑振铎曾在《访笺杂记》记载:“懿文斋没有什么新式样的画笺,所有的都是光、宣时代所流行的李伯霖、刘锡玲、戴伯和、李毓如诸人之作,只是谐俗的应市的通用笺而已。故所画不离吉祥、喜庆之景物以至通俗的着色花鸟一类的东西。但我仍选购了不少。“

再看郑振铎《北平笺谱》的序言所说:“康乾之际,盛况犹昔,世传成亲王笺,秀丽不减胡氏。嘉道以还始渐衰。同光之时尤为零落,光绪末,北京画师李钟豫、刘锡玲、朱良材、王振声辈尝为肆人作笺,意在谐俗,乃坠恶道。至宣统中,林琴南先生独取玉田梦窗词意制为山水笺,情趣盎然,文人为笺作画殆始于此。”

总体而言,郑振铎对李钟豫的作品评价不高,弊在谐俗。

鲁迅致郑振铎信中说:

后者先则有光绪间之李毓如,伯禾,锡玲,李伯霖,宣统末之林琴南,但大盛则在民国四五年后之师曾,茫父……。

鲁迅的评价与郑振铎相近,认为李钟豫的作品并不高明,但还是主张收录其作品。年10月2日,鲁迅在写给郑振铎的信里,特意说到李毓如:

“李毓如作,样张中只有一家版,因系色笺,刻又劣,故未取。此公在光绪年中,似为纸店服役了一世,题签之类,常见其名,而技艺却实不高明,记得作品却不少。先生可否另觅数幅,存其名以报其一世之吃苦。吃苦而能入书、虽可笑,但此书有历史性,固不妨亦有苦工也。”

分析鲁迅先生主张收录李钟豫作品的原因,一是从笺谱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要忠实记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