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编阿砌,今天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中国民间艺术,年画的鼎盛,民间木版画。
清代的木版年画,大体可以分为鸦片战争以前、鸦片战争以后两个时期。
鸦片战争以前时期。清初,战争基本平息,政治比较安定。农业不断发展,商业趋于繁荣,广大群众的经济生活有了改善,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他们不仅需要大鼠年画美化生活,而且喜气洋洋的年画适应了人们得到休养生息的心理要求。
同时,木刻年画经过宋、元、明代的创造,表现技巧臻于成熟完美。于是木版年画大大兴盛起来,达到它的黄金时代。当时年画的产地,北方以杨柳青为中心,南方以苏州桃花坞为中心,加上山东的潍坊、四川的绵竹,合称全国四大年画产地。此外,湖南楚南滩,河北武强,浙江杭州,江苏扬州,福建漳州、泉州,以及安徽、广东、贵州等地,几乎全国都有年画产地。不仅行销国内,而且远销东南亚诸国。
年画的题材,在雍正、乾隆年间已非常广泛。从古代到当代,从农村到城镇,从国内到域外,从人间到天上,从人物到花鸟虫鱼,从故事戏文到时事新闻,从仕女娃娃到市井时流,从人民的愿望理想到现实生活图景,这样丰富多样的题材,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生活的各个侧面,是一面时代的镜子。
这个时期的年画,在表现方法上有两个特点。其一,更加接近绘画,甚至达到与绘画难以区别的地步。这是同雕版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这时“短版”雕版技术已得到广泛运用。“短版”是明末胡正言刊印《十竹斋笺谱》创造的一种印刷技术,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版,多次套印,能够表现极为繁复的色彩,浓淡深浅,水印晕染,富于变化。用这样的技法复制绘画,能达到乱真的效果。这为木刻年画向绘画靠近提供了技术条件。其二,模仿西洋铜版画的表现技法。在描绘风景和建筑物时采用平行组线表现明暗和远近关系;在画人物衣褶、动物身上的毛时,也用这种技法。在木版年画中所以出现一股学习西方绘画技法之风,是因为明清之际,西画大量传入中国,一些中国画家开始学习西洋画法,这一风气影响了木刻年画。这样的年画,受到城市一部分群众的欢迎,但是业不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只时兴了一个时期,就逐渐减少业消失了。
鸦片战争以后时期。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军事、经济侵略接踵而来,中国的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濒于破产,广大人民群众陷入艰难困苦的生活之中,那种安居乐业的心境不复存在,购买力下降了,这是这个时期木版年画衰落颓敝的根本原因。此外,还由于外国新印刷术的输入,许多年画由木刻改用石印。用石印机印制年画,套色方便、整齐美观、印刷量大、成本低廉,使得木刻年画无法与之抗衡。后来还出现一种月份牌的年画,画的大都是时装美女,色彩艳丽,极投时好,风行一时。木版年画在这样不利的情况下,画业内部展开激烈的竞争,为了降低成本,不惜投机取巧,使用劣等纸张和颜料。在内容上也不惜迎合社会上的庸俗口味,在艺术上失去生命力,使得木版年画失去群众。
当然,这一时期也出现过许多优秀作品,有的甚至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如清末同光年间,就有木版墨线年画《刘提督克复水战得胜全图》。刘提督就是“黑旗军”领袖刘永福,此图描绘的是中法战争期间,刘水福率领“黑旗军”,和越南民众一起,在北宁打败法军的场面。但是,内容低劣庸俗的作品也很多,有的则反映了反动的洋奴意识,如《上海四马路洋场胜景图》。这幅画描绘了十里洋场的生活,里面有缎丝阿姐(丝厂女工)放工、红头巡捕(当年租界里的印籍巡捕)捉叫化、滑头(不务正业的浪子)吊膀子、先生上书场(妓女上茶园卖唱)、野鸡(下等妓女,拉客人、坐马车兜圈子等场面。在这里,作者把租界里中国妇女的不幸生活,帝国主义欺压中国人民的罪行,当作有趣的镜头加以欣赏和嘲讽。
自清末延至民国,木版年画已濒临绝灭。这古老的艺术之花,曾经开遍农村城镇,千家万户,给人们以欢乐、温暖和美的享受,就这样凋谢了吗?有识之士为之感到惋惜和忧虑。抗日战争时期,是抗日根据地的美术工作者,率先起来振兴木版年画。当时根据地的印刷条件极端困难,木刻便成为主要的美术武器。美术工作者在深入农村的过程中,了解到木版年画是群众最喜爱的美术形式,他们便对年画进行推陈出新的工作,运用这一传统形式表现抗日的内容。这种新年画首先兴起于太行山区抗日根据地,后来引起延安文化界的重视,以后便在各个抗日根据地发展起来。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出现过一些优秀的新年画,不仅美化了群众的生活,业为革命战争发挥积极的作用。其中如罗工柳的《卫生模范,寿比南山》、力群的《丰衣足食图》、王式廓的《改造二流子》、张仃的《喜气临门》、洪波的《参军图》,冯真的《娃娃戏》等。
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年画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得到迅速发展。三十多年来,广大年画工作者在这块园地里孜孜不倦地耕耘,已创造了百花竞艳的可喜局面。年画品种繁多,近年印数每年达七亿张。本版民间年画这一古老的画种,仍然艳丽挺拔,开放出朵朵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