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文艺话延安15鲁艺木刻工作团成立

年12月,鲁艺木刻工作团成立,胡一川任团长。该团是在鲁艺美术系木刻研究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鲁艺木刻工作团成立时合影

年鲁艺成立木刻研究班,其宗旨是研究木刻技术,提高理论修养,推动木刻运动。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目的完全实现了。木刻研究班常做的工作是在延安街头出美术(木刻)墙报,一连出了四期。每遇节日,木刻研究班就创作印制许多作品,配上街头诗,在街头张贴。年10月10日,木刻研究班在延安举行了首次木刻展览会,连展三天,观众络绎不绝。应群众要求,又延展一天,引起了强烈的反映和一致好评。在观众留言簿上有许多这样的意见:“希望木刻到前方去!”“希望木刻到敌后去!”在总结这次展览时,木刻研究班得出一致的结论:把木刻带到前线去!带到敌人后方去!院方根据形势的需要和木刻工作者的积极性,遂决定抽调木刻研究班的五位同志成立鲁艺木刻工作团,开赴前线和敌后方。

木刻工作团长胡一川,成员有彦涵、罗工柳、邹雅、华山等五人。为了做好出发准备,他们在短短的一星期内,突击手印了二十册《木刻集》,送给中央领导同志几册,寄往苏联一册,赠送给许广平一册,其余全部由木刻工作团带往前方。中央领导同志收到(木刻集》后,对木刻工作团的成立给于了极大的支持,并在如何开展工作等问题上,做了许多指示,特别指示前方军政首长给木刻工作团以支持,提供工作上的便利等。他们带了二百幅作品。背上背包于年底告别延安,奔向前方和敌后。

胡一川《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年

彦涵《保卫家乡》

木刻工作团深入晋东南、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在紧张的战斗环境中,坚持创作、宣传等活动近三年之久,创作了很多利用民间形式反映敌后斗争的作品。罗工柳、华山还参加了《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工作,主编《敌后方木刻》副刊。年6月14日,鲁艺木刻工作团的胡一川完成了在前方和敌后的工作之后,回到延安鲁艺。此行不仅服务了抗战,而且创作上也取得丰收,6月24日,鲁艺院方贴出“术字第十七号”公告:

本院前方木刻工作团团长胡一川同志,于本月十四日回院。兹定于本日上午九时在美术部作该团在敌后工作情况之报告,希本院同志自由参加听讲。

木刻工作团从前方带回延安的作品,参加了边区美协年8月举行的“年美术展览会”。第一展览会场设在文化俱乐部,陈列套色木刻宣传画三十多幅,全是鲁艺木刻工作团的作品。当时报界有这样的记载:美术展览会的“木刻部分,为鲁艺木刻工作团年冬,出发华北敌后各抗日根据地所作木刻宣传画多帧,皆以抗战建国为题材,采用民间印刷技术水印套色制成”。这些作品获得各界好评。木刻工作团从前方带回了一批运用民间年画形式创作的木刻作品。鲁艺美术系专门组织了观摩座谈,交流了学习民族风格、民间形式的经验。木刻工作团的其他同志也在年陆续回到延安,胜利完成了此次到前方工作的任务,取得了巨大成绩。

文章选自孙国林编著《延安文艺大事编年》,.12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