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独具民间特色的传统艺术,正逐渐消失在

法国敏白灵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40114/4326406.html

#收藏#

年画的形式与内容十分丰富,有寓意象征的,如《连年有余》;也有直接表达主题的,如《好喜欢》;有传统题材,如《三英战吕布》;也有现代新题材,如《祖国万岁》。

年画在表现技法上有国画、油画、水彩画、擦笔水彩和木版画,这些年画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精彩。

图1.年画《三英战吕布》

年画的起源很早,远在宋代已有关于年画的记载,至清代中叶便盛行木版年画,分布各地,各有特色,其中以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等地流传最广。

二十世纪初,开始兴起用胶版印刷的“月份牌”年画,新中国以后,年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得到蓬勃发展。

图2.木版年画《连年有余》

01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制作的套色木版年画久负盛名。

天津地区生产的民间木版年画,兴起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我国北方广大地区。

其主要形式是木刻线画黑白版,加以彩色描绘。

作品构图饱满、造型简练、色彩鲜艳富有装饰性。

图3.套色木版年画《门神》

内容极为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由古代传统的仕女娃娃、吉祥图案,进而到历史故事、小说戏剧人物。

辛亥革命前后,出现了反映当时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生活面貌的新作。

为了适应农村生活的需要,其体裁格式也多种多样,如门神、灶王、条屏、斗方等等。

图4.张大昕擦笔水彩年画《好喜欢》

杨柳青年画采用木版套印和彩绘两种手法。

套色版多半是不十分鲜艳而沉着的色块,如灰、老绿、章丹、佛青、暗红、赭石等,匀称地布满画面,形成有调子的单线套色版画,可以单独欣赏。

杨柳青年画的色彩是依据生活的色彩和题材内容的需要而调配的。

它的色彩大胆夸张,有装饰性,富于理想;既丰富又和谐,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风情。

图5.木版年画《钟馗驱邪纳福图》

彩绘是用多种“软”、“硬”色在对比中组成理想的色彩效果。

“软色”是指艳度(纯度)降低了的颜色,淡雅透明,如粉红、粉绿、淡紫等;“硬色”是指艳度高的颜色,浓烈而不透明,如大红、普兰、黑色等。

木版套色沉着稳定,彩绘明快鲜艳;“软”、“硬”色又组成对比,这是杨柳青年画的着色规律。

杨柳青年画鲜艳而不轻浮,丰富而不杂乱,强烈而不刺眼。

图6.擦笔水彩年画《花木兰》

02桃花坞年画

苏州桃花坞的年画,是江南广大地区流传的民间木刻年画,和北方的杨柳青年画齐名。

它创始于清初或更早些时间,最初是笔绘,后改为刻版套色。

雍正、乾隆年间,多为填色,也有套印浓淡两色后填色的。

后期受西方画法影响,或加阴影,或仿铜版画,中西结合比较生硬,不土不洋的样子。

太平天国运动后,桃花坞年画衰落下去,主要销往农村,内容上大量增加了“喜庆吉祥”题材,以及迷信故事、动物、花鸟之类;在形式上则趋于简练、强烈,富于装饰性。

图7.旧年画

03潍县年画

画手和刻工,大都聘自杨柳青。

题材分吉祥画、旧戏曲故事、神话传说等。

初期风格受杨柳青影响,后自成体系,重用原色,对比强烈、鲜明,线条粗壮,风格纯朴。

另外,广东佛山、四川都是盛产木版年画的地区。

随着新文化、新艺术思潮的不断出现,这些独具民间特色的传统木版年画正被人们淡忘,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图8.旧年画《白蛇传》

连环画《柳林女杰》画风清奇,连友不喜欢,美术爱好者却很欣赏

岭南版武术连环画《初显身手》,画工很好,可惜艺术性打了折扣

这套岭南版连环画印量泛滥,收藏价值不大,却留住了一代人的记忆

再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