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形在江海——珠三角田野写作分享会暨青云田野写作奖启动仪式”在顺德美食博物馆二楼举行。本次分享会,是基于年由青云文社研究所组织的珠三角龙舟制造与存续调查工作的一次总结性分享和交流,由青云文社研究所主办、顺德华侨城支持、大乾艺术策划执行。
分享会由远及近分作三大议题:“何谓田野?”、“学术视野下的龙舟‘田野’”、“创意视野下的龙舟‘田野’”。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和艺术实践者一起,先从广义上来探讨田野的历史、概念与方法,再聚焦于龙舟调研的“田野”故事,用话语、分析和艺术创作接近、反思、理解田野,并以此构建一个多元、丰富、相互碰撞的空间。
在分享会现场,“青云田野写作奖”也宣布正式启动。奖项由青云文社研究所联合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发起设立,顺德华侨城和《打边炉》提供支持,是对有着近年历史、但今天已经消失的青云文社的崇文重教、振兴本土的文化精神的呼应和继承。
何谓“田野”?——从广义概念到龙舟文化的多重解读
“田野”是人类学家对进行调查、收集资料的地方、场所的统称,“田野写作”则指基于田野调查形成的著述。在上午的分享中,南京大学人类学所所长范可教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邓启耀教授、星海音乐学院周凯模教授、浙江音乐学院南鸿雁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副院长刘庆元教授、音乐创作人张楚、作家康赫等7位分享人,从田野研究的过去和现在、木刻创作、音乐创作和人类学、影像写作、视觉文化上来探讨田野概念和方法。
“今天从事田野的观照应该是从各种角度全方位地审视和观察事物与现象。”--范可,南京大学人类学所所长、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
“最后我总结了一个傻瓜理论,做一个兴致勃勃的傻瓜,比一个身份似乎很高的研究者,更容易进入话题”--邓启耀,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分享人以各自与社会现场互动关联的路径作为出发点,“田野”这一概念在7场马拉松式的演讲中逐渐丰满,并呈现出一种流动的形态。中山大学人类学系邓启耀教授的田野工作在时间、空间多点坐标下交错的社会现场中开展,一方面保持时刻鲜活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这种不被刻板印象和既有知识结构所束缚的“兴致勃勃的傻瓜”姿态也让他更好地在田野中知晓社会文化的复杂性、了解社会纠结的历史渊源,从而形成自己灵活、多元的工作轨迹。
南鸿雁(青云田野写作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音乐学院教授)
在浙江音乐学院南鸿雁教授对中国本土天主教音乐的研究中,传统并不是对过去的简单继承,亦不是一成不变的死物,而是在与具体的历史地理环境相结合下,孕育而生的细腻文化认知。
刘庆元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副院长
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副院长刘庆元教授通过木刻印下他对社会的兴趣和观察,他说到:“作品不重要,一切都在流动和变化当中,重要的是要不停地去寻找素材,让人无法停滞不前,相遇则是我对传播和文化的期许。”这亦成为对上午分享内容最恰当的总结。
“这是人,是你我一样的人:他们在田野中作息,和你我一样在田野中作息。”--康赫,戏剧导演、影像作家、小说家、影像写作实践者
诗人、音乐创作人、特邀龙舟调研写作者张楚
田野写作分享会的第二部分为“学术视野下的龙舟‘田野’”,三位田野调查者分别从龙头雕刻、龙舟制造以及在对田野的反思中讲述他们与龙舟的故事,以学术视野挖掘更多龙舟与社会错综复杂的联系。中山大学教师、英国拉夫堡大学媒体与文化研究博士肖剑通过五个部分来讲述她对龙头雕刻的观察和发现,从当代流行文化中龙的形象切入,呈现出传统龙头在形态上的独特性及在地方文化上的重要意涵。广东财经大学教师、香港大学社会学博士严丽君则以龙舟制造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