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艺术名家理事会丨木痕水影映心源中国

“木痕水影映心源——中国美术馆藏水印版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本次展览中国美术馆精选40余件馆藏经典水印版画作品,一为系统梳理我国现代水印版画的历史,二为纪念中国美术馆与江苏水印画派60年之缘。

中国美术馆藏水印版画作品展前言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水印版画与中国古代雕版印刷术密不可分,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相比于现代石版、丝网及工业文明产生的机器印刷,水印版画具有独特性与民族性。比如,在明代,南京十竹斋就以精湛的套色版画技艺享誉海内外。20世纪0年代,新兴木刻运动轰轰烈烈地奏响了保家卫国的号角,以黑白木刻为主的版画创作成为革命的有力武器,是最富有时代精神的革命艺术。新中国成立后,中华大地换了人间,套色版画作品(油印或水印)迎来发展期,一时之间各地方流派蜂起、遍地开花。其中,以江苏水印画派为代表的水印版画以其“水湿墨晕、滋润清新”的独特形式语言弥补了解放前中国版画的审美缺失,符合新中国建设时期如日方升的时代所需,可谓应运而起,取得突出成就。

现代水印版画在技法上,对于绘、刻与印的要求更为精到,对于水渗墨化的水印效果追求越发入微,在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法上日趋精进与多元,在审美价值、画面意境以及艺术情感的表达方面也得到了新的拓展。与新兴木刻取法于欧洲不同的是,水印木刻的故乡在中国,现代水印版画得以师前人之法,同时融合发展新机,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风貌、浓郁地方特色、兼具中华民族风骨的水印佳作。

年7月,成立伊始的中国美术馆隆重举办了“江苏水印木刻展”,江苏水印画派自此宣告诞生。艺术的时空在彼时奇妙相遇,一个美术馆与一个画派就此携手共同成长。甲子如期,中国美术馆精选40余件馆藏经典水印作品荟萃成展,一为系统梳理我国现代水印版画的历史,二为纪念中国美术馆与江苏水印画派60年之缘。

展览展出了江苏水印画派代表吴俊发、黄丕谟、程勉、张新予、朱琴葆等人的优秀作品。他们多以烟雨江南为母题,受到水墨写意画的滋养,借鉴西方及日本版画之优长,以清丽淡雅的色彩或水印晕染的韵味见长,虚实相成,无论村落市廛,亦或自然胜境都展现出超乎象外的悠远意境。

此外,还展出了四川画派颇负盛誉的吴凡、吴强年、李焕民、徐匡、阿鸽等版画家的水印作品,其中后三者尤以刻画藏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人物为能事,格调秀雅、形象灵动;吴凡曾揽获多个国际奖项,他的水印作品取法文人画,简约凝练、清新含蓄。在北方,北京版画界也有杰出的水印作品,老一辈延安版画家古元的《夏》,以及终生致力于推广水印版画的李平凡的《素菖蒲花》,都在此次展出之列。不同于江苏画派所追求彩韵墨化的效果,他们的套色较为厚重均匀,色内水分不多,因此色调分明,富于装饰意味;梁栋和谭权书的代表作均有表现主义倾向,不同之处在于一个平和静谧、一个刚健明快。几乎与江苏水印画派同时形成的北大荒画派,最初以油印版画见长,其中第一代版画家郝伯义,在20世纪80年代初试做水印套色,熔日本、江苏水印及垦区版画传统于一炉,开创“新北大荒版画”。这一时期也是以江苏水印为翘楚的全国水印创作的繁荣期,各地自然风土、人文历史、个体审美倾向的差异造就了迥然不同的艺术语言。在当下,陈琦等人赓续传统文化的精神品格,兼容新时代绘画观念,他们的当代水印作品实现了对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水墨丹青染写祖国江河,木痕水影映照观者心源。

60年来,水印版画艺术家不断耕耘,在艺术上取得非凡成就,他们以大好山河抒写内心情愫,在平凡生活中发掘朴素之美,在普通劳动者身上洞见时代脉搏,实现了从造化万象到艺术意象的创造性转化!

本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之一,展出了江苏水印画派代表人物吴俊发、黄丕谟、程勉、张新予、朱琴葆等的优秀作品,四川画派颇负盛誉的吴凡、吴强年、李焕民、徐匡、阿鸽等版画家的水印作品,以及北京版画界老一辈延安版画家古元的《夏》、终生致力于推广水印版画的李平凡的《素菖蒲花》。

古元夏木版套色(水印)28×1.5cm2年

吴俊发漓江倩景木版套色(水印)47×59cm年

程勉水乡文化站木版套色(水印)56.5×54.5cm年

阿鸽三月木版套色(水印)50×42cm年

赵延年敦煌舞姿木版套色(水印)9.5×9cm年

应天齐西递村系列台阶之一木版套色(水印)40.2×51cm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