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炮头,长白山中的满族传奇猎人以及他的传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作者王天祥授权本平台发表

何为老东北的“炮头”

炮头,百度先生给出的解释是“旧指土匪队中掌管若干枪手的小头目”。萧军在《八月的乡村》十一中写道:“我看他好像个炮头,若不然就是秧子房!也许是‘掌柜的’。”——萧军说的“炮头”、“秧子房”,都是旧社会东北土匪绺子中总头目手下的“四梁八柱”,即土匪中层干部。只有“掌柜的”是土匪总头目。譬如曲波写的《林海雪原》中的许大马棒、座山雕之流。至于许大马棒手下的“郑三炮”其人,就是个“炮头”,但能当“炮手”的人,必须“管直”,即枪法准。

然而,我闯关东落户的那座长白山村屯中的著名猎人,不知为何也叫“炮头”!

长白山猎人。程英铁摄影

★这屯子的好猎人都叫“炮头”

我初闯关东来到长白山麓松花湖畔落户的那个屯子里,有好几个炮头。其中有个满族猎人老赵,就叫“赵炮头”。我曾偷偷地问过留我落户于此的生产队长:老赵是土匪绺子里的“炮头”吗?枪打得很准吧?就是百步穿杨的那种?队长忽然开口骂了我:你个虎啦吧唧的傻柱子,管住你的臭嘴,今后可不准再乱说!我被骂得一愣。队长接着很严肃地告诫我:若是老赵听到你说他是土匪炮头的话,准会咔嚓拧下你的小脑瓜当瓜踩。我吓得一激灵。队长又说,若说老赵枪头子准还靠谱,会打围更靠谱。因为他是咱这个屯子里最有名的满族炮头。屯子里的那几个炮头都说老赵是“枪响见物,枪枪不空”呢!咱屯子里的炮头,都是专指枪打得准,能够带人围猎的猎人。

我这个被队长收留下的“小跑腿子”(跑腿子就是光棍)一直住在生产队的饲养房中。屯子里的满汉人家都善良,这家邀我吃一天,那家找我吃几顿,后来队长就让我满屯子轮着吃百家饭。再后来饲养房翻修,我没了住处,赵炮头就成了我的房东——吃住都在他家。

★满族猎人赵炮头是多尔衮的后裔

赵炮头是个典型的满族老跑腿子猎人,大约五十左右岁的样子。他长着一张平板脸,一尊魁梧的身架,满脸的络腮胡子,一副剽悍的山中猎人的仪态。他说他的汉姓姓赵,满族姓是爱新觉罗氏。他很自豪地问我:小盲流子(东北人称盲目流动的闯关东者)你知道不,爱新觉罗可是大清朝的皇家姓氏。我就是爱新觉罗.多尔衮那一支的后裔,你信不?告诉你,我的祖上多尔衮就是辅佐顺治小皇帝打进北京城,吓死了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实际上崇祯皇帝是被李自成吓得吊死在煤山),又扶持着小皇帝坐上金銮殿龙椅的那个人……他忽然悲愤地大喊“天理不公”呀!我的祖上多尔衮死后却被顺治皇帝废黜了王位,所以,我这一支多尔衮家族的后代只好星落云散地隐姓埋名,逃亡回关东的长白山里来了。从此,我们这些多尔衮的后裔就世世代代回归了渔猎生涯。

队长曾说,赵炮头是生产队的大功臣。每年都要为生产队打几只狗熊,其他如狍子、鹿更是捕猎无数。光是他每年猎获的熊胆一项换回的钱,就能买回几匹好骡马,几头大壮牛。

东北猎人出猎。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赵炮头的传奇妻子蓝灵儿

入住赵炮头家后,有次他一边喝着老烧刀子酒一边流着眼泪告诉我:我赵炮头压根儿就不是跑腿子(光棍)。我年轻时有个满族好媳妇,她能骑马,能打猎,能滑雪追鹿,也很漂亮,很能干,很善良,很体贴。她的汉族名字叫蓝灵儿……说到媳妇蓝灵儿,赵炮头忽然眼睛闪光,声音也柔和起来。

他说,那年他从兴安岭追踪一只老虎,游猎到完达山时,忽然听到狗熊的咆哮和女人的呵斥声。原来是一个女猎手正在和一只受伤的狗熊搏斗。现场旁边躺着几只猎狗的尸体,女猎手的皮袄被狗熊撕得破烂不堪,但她依然挥动着手中的匕首抽冷子刺杀重伤但疯狂的狗熊。看来她不是猎枪损坏就是来不及装弹药了。我果断地开枪击毙狗熊,从垂死挣扎的狗熊尖牙利齿下救出了女猎手。她就是我的蓝灵儿。从此,蓝灵儿说啥也要跟着我来这长白山中过日子。于是春天后,我们就搭建起了这座满屯子里唯一的一座霸王圈。说到此,大滴的眼泪顺着赵炮头那饱经沧桑的脸颊上吧嗒吧嗒地滴落下来。

长白山中的屯落。程英铁摄影

赵炮头仰脖喝下半碗酒后说:这霸王圈是我的媳妇蓝灵儿留给我的唯一念想!因为后来,我的蓝灵儿……难产。没想到呀,刚生下的孩子死了,我媳妇也大流血死了。一死两口哪!呜呜……说到此,他始而哽咽,接着呜咽,继而大声嚎哭,声如牛哞,令人心碎。好半天平息了情绪后,他又讲述起来。

根据赵炮头的讲述,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帧帧生动凄美的画面——赵炮头左手抱着死去的媳妇蓝灵儿,右手抱着出生就死去的孩子,不用车拉,也不用爬犁运,更不用乡亲们帮忙送葬。他自己一路号哭着行走,一路唱着萨满神调,后边络绎跟着一群擦着眼泪的乡亲。乡亲们远远地看着他一步步地走进了深山,找到一处背风向阳的山崴子,又看着他架上枯木干柴,一把火把媳妇和孩子烧了……

队长曾私下里对我说:那天,赵炮头坐在火边摘下身上的鹿皮袋酒囊大口地喝酒,又大声地唱萨满神调,还不断地大声地喊叫蓝灵儿的名字,声音像狼嚎像熊嗷,听之者无不动容。一连三天,谁也劝不回他。三天之后,赵炮头默默地回到村里,好说好笑的性子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他拒绝续娶媳妇,始终一个人独居霸王圈至今。可见他对媳妇蓝灵儿用情至深。

★赵炮头的霸王圈

赵炮头的霸王圈很奇特。那是把一根根木材的两头砍出凹槽,然后横竖相搭成房子的长方形房框,最后用木材横铺在上边做成房顶,房顶上压上几层桦树皮遮雨,住房框架基本就成了。霸王圈的墙壁缝隙里结结实实地塞着黄泥巴,黄泥巴的外头塞满林间石头和古木上生长的苔藓。这苔藓像海绵一样,可以把木缝塞得满满当当、严严实实,一到春夏还可以重新长出翠绿的青苔新芽儿。

赵炮头告诉我,这屋子所以叫霸王圈,是因为这种房屋坚固,可以抗得住老虎、狗熊、野猪等猛兽的攻击性破坏,其实它的土著名字叫“木刻楞”。当然,他说连他也不知这“木刻楞”是满语发音,还是俄罗斯语的发音。

他说黑龙江边密林中的俄罗斯人,最喜欢住木刻楞。那里的满族、鄂伦春、赫哲族人,也有喜欢建筑木刻楞居住的。他忽然柔声说,蓝灵儿就是黑龙江那边的猎家女儿。

赵炮头的霸王圈外的东南方向,竖着一根几米高的梭罗杆子,梭罗杆顶吊着一个木斗。他每天早晨都要往吊斗里装上玉米、高粱和红豆、黄豆等杂粮,有时还要掺上瘦肉、动物肠肚等。那是专门喂乌鸦的。赵炮头说,乌鸦曾经救过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命,因此被满族人视为神鸟。我喂乌鸦,是让它给蓝灵儿经常报信儿:说我老赵和我俩建的霸王圈都好着呢,请她在那边儿别惦记我。

★赵炮头家的猎狗

关东猎人和猎狗。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赵炮头喜欢猎狗,他家有五六条高大的猎犬,但都是满身满脸伤痕累累,可谓惨不忍睹。但赵炮头爱惜地说,那些狗身上的疤痕,都是它们与猛兽搏斗时,被猛兽抓咬出来的“勋章”!

因为这些猎狗的性情太过凶猛,所以,屯子里的人一般都不敢到他家来。那天,队长老远就大声呼喊着“赵炮头”的名字送我到他家寄宿时,赵炮头醉醺醺地走出霸王圈,喝退疯狂吠叫的猎狗,听完队长的意思,从上到下看我几眼后立即大声呼哨一声,唤来了所有的猎狗,然后拍着我的肩膀告诉它们:这小子我喜欢。虎犊子们给我记住,从今往后,他也是咱家的人,千万不能对他不客气。你们要是对他不客气,我就对你们不客气!

我听后十分感动,待我认真看时,这些方才还对我横眉竖目,虎视眈眈的家伙,听到他的话后,立马对我摇头晃尾地友好起来,并一个个地来到我的身边,抽动鼻子,友好地嗅嗅我。队长看了哈哈笑道:行啦,你小子被这帮虎犊子认可了!

长白山中的猎狗。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第二年秋天,我正在山坡上挥镰割谷子时,赵炮头的一只猎犬带着血淋淋的伤口窜到我面前,口中哼叫着,并用力地撕拽着我的裤腿,仿佛要带我去什么地方。我忽然一惊,怀疑赵炮头出了什么事情,急忙跑去告诉队长。队长立刻喊来十多个社员,让大家拿起随身携带的猎枪,又召唤来几条猎狗,跟着赵炮头的那只受伤的猎狗向山中快速走去。那只鲜血淋漓的受伤猎狗在头前跑得很快,却时不时地停下来回头等着我们,口中哼哼唧唧地呜咽着,好像嫌我们太慢,还像是在呜咽着嚎哭!

队长气喘吁吁地判断说:这狗如此伤心,如此性急,赵炮头怕是出事了,大家快走!

果然,在一处山洼里,赵炮头和他的那条威武的头狗倒在血泊中。旁边是一只死去的遍体鳞伤的大个头的狗熊和几只受伤的猎狗。狗熊的胸口插着一把猎刀,肚皮豁开了,血淋淋的肠子被扯出好远。赵炮头奄奄一息,左胳膊被狗熊生生咬断,脸部被狗熊抓得皮开肉绽。队长心疼地大喊:快绑担架,先给他上金疮药,再把他抬回卫生所包扎。会计先回队部,多带钱。再套上马车,医院,一定要救活赵炮头!

赵炮头被队长的大嗓门惊醒了,他咧着嘴费力地说:你个瘪犊子吼啥?我死不了。队长惊喜地大怒,含着泪水骂道:你他妈的闭嘴!告诉你赵炮头,从今后你给我好好歇着。你……你就不能不蛮干呀!谁不知道“一猪二熊三老虎”呀!这熊瞎子一旦凶性发作老虎都要退避三舍。可你……你……你他妈的应该留下猎狗跟踪狗熊,自己回村招呼其他的炮头来合围它。你不该单打一呀,我的赵大哥!赵炮头呲牙一笑,说道:满族巴图鲁(英雄)不是死在战场,就是死在猎场。受点伤算什么。你个瘪犊子太矫情!

队长也是猎人,送走赵炮头后看着鲜血淋漓的猎场判断:这头大狗熊足有三四百斤,肯定是被赵炮头一枪打破了肚皮,肠子从肚皮中涌出来了。狗熊实在塞不回去了,就把肠子残忍地撕断了,然后就拖着满地的肠子和赵炮头拼了命。头狗肯定是为了救主人而奋勇抵挡发疯的狗熊,才被暴怒的狗熊愤而撕作两半。而赵炮头或许是为了救助这条头狗,又来不及装枪弹了,就挥起猎刀劈掉了狗熊的一只胳膊,而他却躲避不及也被狗熊咬断了左臂,但他还是把刀扎进了狗熊的胸膛。其它的几条猎狗肯定是为了救援主人,也被垂死的狗熊给纷纷咬伤了。

队长说完,当场按照猎场的规矩,亲自操刀剖开狗熊的肚皮,拽出狗熊的肠肚肝肺,切成几段,扔给受伤的几条猎狗,算作对它们的现场奖励。然后又小心地从一叶熊肝上剥出了熊胆。

那天,队长把一颗小葫芦一样饱满的熊胆托在手掌上,左看右看,才含着热泪说:老少爷们,赵炮头用命又给队里换来了一颗最好的“金胆”,卖了它,足够买匹好骡马呢!大伙儿别卖呆了,赶快用自己身上的金疮药,治疗赵炮头的这些受伤的猎狗!谁治的那条狗,给我包治包好,包干到底……(作者简介:王天祥,山东青岛人,高级记者、作家,出版长篇小说、旅游文学、报告文学、历史文化、旅游文化、诗词赏析、企业管理、市场分析、成功学、人才学等各种专著42部,撰写电视剧多集,创作历史、文化、风光、纪实等专题电视片数十部,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发表网络文章千余篇。)

东北猎人。此图版权归于网络

满族文化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9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