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阳光在身后,斑驳地洒在地上。这时候的成都博物馆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站在队伍中脑海里想起刮骨疗毒、对症下药等耳熟能详的成语与典故,又想起历史书里悬壶济世的神医。这些零散片段不停交织、闪回,编织着对中医浅浅的印象。
千余年的刻苦求道,千余年的医者仁心,无数医者愿意一生奔赴,中医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又有什么样的魅力?带着这一份好奇与疑惑,走进了成都博物馆年“发现中医之美——中国传统医药文物特展”。这是历年出土的中医药文物特展,在国内规模空前,整合了全国十余个文博机构的文物典藏,展览将自年9月17日持续到12月12日。
从中医对生命变化规律的把握到对生命的认知,从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到药物与非药物疗法……从理论到实践,中医发展的脉络藏在余件展陈文物与典籍中,在这个平凡又短暂的下午等着慢慢去发现。
01/
阴阳五行,天地之道也
本次展览分为五大章节,第一章,即“天人合一”。如果我们直接谈论中医与西医防治疾病,及防治的方式都算是本末倒置,所有的前提是建立在对生命与疾病的认知上的。
不同于西医将人体的病痛归结于病毒、细菌,中医医学理论建立在阴阳五行的概念上。阴阳五行,又可以分为阴阳、五行。阴阳,即世间万物均包涵着两种对立又联系的属性与力量,阴偏向柔弱、内向、消极,阳偏向刚强、外向、积极。任何事物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木、火、土、金、水则是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元素,两大学说的合流构成了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更是构建中医理论的基石。
中医认为人体脏器功能的协调,是体内遵循着阴阳两种力量的平衡。这种比类取象、由表及里的方法,是中医把握生命规律的的关键,并贯穿在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各个层面。
这样说可能比较抽象,一组陶俑形象印证了这一理论,比如:比例匀称、肩部敦厚、双腿修长的武士俑即表现着男子的阳刚之美。
左:着衣式陶武士俑
右:着衣式陶女侍俑
西汉早期汉景帝阳陵博物馆藏
女侍俑着重表现女性象征的阴柔美,身材苗条、眉清目秀、神情怡然对比武士俑又是不同的样貌、神色。的确,你会发现中国传统概念中,男女分别指向阳、阴,这仿佛已约定俗成。
着衣式宦者俑
西汉早期汉景帝阳陵博物馆藏
宦者俑则是古人对阴阳不调、不和的另一种理解和表达。古人认为,有一种物质能够维持、平衡男女的生育机能,叫天癸(guǐ),天癸至,阴阳和,就能顺利生育繁衍;天癸枯竭,那么就会“形坏而无子”。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记载道:“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可以说,万物,乃至人体本身就是阴阳五行的一种具象化表现。
02/
仁心仁术,辩证施治
第二章命名为“仁心仁术”,主要展示古人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阴阳五行的理论基础应用到具体实践里,由于倚重不同,及对病因病机的认识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就各有所长,因此,便诞生了不同的医学流派。经过历朝历代衍变,并划分出了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等医学分科。
总得来说,内科是其他科目的基础,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
实际上,中医医学分科早在周秦之际的时候就出现了;唐朝时期,根据治疗对象、部位、方法等进行了分科;宋元明清基本沿用着分类分科,并逐渐趋于稳定的状态,虽然有变化,总体来说不大。
论及医生,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善于治疗妇科疾病的专业医生,那时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名字叫“带下医”。最早见于《史记.扁鹊列传》,带下,指腰带以下或带脉以下的部位。古人命名都充满着原始、朴素的唯物观。
论及医疗工具器具,由于医学分科的科类较多,举例十分难。就单拿外科来说,在南宋时期,陈自明就撰写了《外科精要》,这是中医第一部以“外科”命名的专著。
手术器具
明江阴市博物馆藏
各式铁弯刀
清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藏
与此同时,到了明朝已发展、制作出了完整的手术工具套装,平刃式铁刀、柳叶式铁刀、骨棒针、铁剪、铜镊、瓷熏罐等,用来治疗疮疡。再到清朝,仅仅是用来切割伤口的铁弯刀就发展出诸多类型,而展览上共展出了7种。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操,中医发展到清,基本创研出了完备的外治法。
03/
术是其一,药是其二
只是术,自然是根治不了所有的病痛,还需要药剂的配合。因此,第三章的“对症下药”,是对中医本草与方剂的立体式呈现。
“通常,按照中医药理论来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的药物,皆称之为中药。”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草类最多,所以,才有了“本草”这一说。治疗的原理是,通过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表现出来的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理解来,人类躯体好似遍布机关,药物是触点,药性触发机关达到纠正、纠偏的作用。
展览系统表现了道地药材的选取,到中药炮制的全过程。正如所说,中药绝大多数来自天然植物,动物、矿物也可以入药,只是远不如植物入药的占比比例。
在选取药材的时候,也有讲究,一般来说,产在特定地域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道地药材不是限定药材必须是那一地方区域的,也是不断变化的。
跟古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并称为世界三大传统医学的中医学,没有停止过探索、交流技术、方法及药材。像中医药中不少药材生长在国外,后来,随着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经陆路、海路传到中国本土,又经过临床长期应用优选,最后被中医吸纳采用。
冰片油
清故宫博物院藏
西洋香饼
清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对药材的展示,展览现场更是“搬”来了中药铺的一面药柜,拉开抽屉,上百种中药材静静躺在里面。这面抽屉装的是太子参,那面抽屉装的是白头翁,你可以闻到每一种药材散发的独特味道,化身一名医家在格子间认真搬弄着手中的秤砣,称斤论两,抓取药材。
药材的炮制方法,决定能不能将中药的药性淋漓尽致激发出来。炮制分修制、炮炙,我们经常喝的中药汤药的制作就属于其中一种制作方法—煮。炒、炙、煅、蒸、煮、燀(chǎn)、制霜等都可以归为炮炙。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加强药效,同时,还可以达到减少、除去毒性的作用。
青花瓷药酒坛
清末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藏
展馆里有一樽巨大的青花瓷药酒坛,写着“冯了性药酒”,两位女子手持梅花枝站立在亭台屋檐下,环绕着几个明晃晃的繁体字边。
近四百年前,明朝著名医药师冯了性,研究出了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家的药酒坛会在四百多年后陈列在玻璃墙后供后人观赏,而酒坛丧失了储物的功能,伙同着中药罐、药碾子一同展出,供后人慢慢联想碾药、入酒的劳作场景。
药师掰着指头,静候岁月赋予这一罐平凡的酒水、平凡的药材神奇的功效,用来消除人们皮肉上的跌打损伤之苦。现在,只能凭想象来还原、丰满。
04/
选穴施术,梳经络平阴阳
中医的治疗手段不仅有内服药物、外用药物,针刺、艾灸、刮痧、推拿、拔罐、导引等技术也是治疗过程里不可或缺的手段。
“手到病除”,你可以看见针刺和艾灸,这是最常见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两者合称为针炙疗法。
针刺、艾炙起源很早,在史前时代,人们最初利用尖锐的砭石、骨针来刺压穴位或病患处来缓解、消除病痛的感受。商周时期,逐渐被金属针替代。
同样,早在史前时代,古人也已经会使用火来温灼患病的地方,尝试过各种燃烧物后,逐渐试出艾叶具有良好的药效作用。于是,人们把艾叶制作成艾炷、艾条,熏烤人体的穴位来保健、治疗。由于功效出众,也不需要忍受治疗的疼痛,因此,长期以来艾草被选为施灸的最佳材料,直到现在依然广泛应用于温灼、熏烤。
经络腧穴针灸铜人像
明湖北省博物馆藏
针刺是把毫针按进穴位,艾炙是按照一定穴位熏烤皮肤,都和穴位相关。现场一尊铜人像°表现人体经络穴位的分布。医家们为了研究透人体的奥秘,尝试、探索,每一寸每一点的微小呈现,都是中医学一次进步与飞跃。
我们仍能想象它的主人,也许是一位出生于王公贵族家,也许是来自一个贫困家庭的医家,心里揣着为人们消解病痛的虔诚,星夜里独自研究、琢磨、苦思。
铜人针炙经木刻雕版
清扬州博物馆
旁边有一块清代的木刻雕版,上面刻画着人体的经络,标注着文字说明。人体遍布经脉,小小一方雕版无法细致刻画每一条经脉的走向,只能看得粗略的几条经脉。但是,不影响我们去欣赏、理解它。
版画印制方便、快捷,可以实现大批量的复刻,由此,我们也可以大胆推测,对经络知识的掌握、需求,可能是用于初级的中医学教学,或者相关书籍的配图说明。
05/
防患于未然的诀窍
说了理论、药材、治疗手段等,均是针对医家。对于普通人如何面对、防治疾病,还得说回日常。
“防患未然”这一章,介绍的是古人对于个人卫生状况的重视,达到对疾病的防治效果。
古人早认识到了卫生护理对于保持健康的重要作用。洗手、洗脸、洗澡的习惯早在商代就已经养成了,包括《礼记》里也这样写道:“鸡初鸣,咸盥漱”,短短六个字记录了清晨公鸡刚啼叫之时,人们便开始洗漱的生活片段。
周代的铜匜和铜盘,同样是这一生活习惯的实物记录。白居易也曾作诗《沐浴》:“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表达沐浴后,或许,是看着铜盘里水面的倒影,意识到自己的老态,而生发出的感慨。
骨牙刷
唐成都中医药大学博物馆藏
摄影/张羽腾
鎏金铜“赵姬沐盘”
西汉徐州博物馆藏
搓石西汉
徐州博物馆、河北博物院藏
摄影/张羽腾
同时,你还能看到出自于唐代的骨牙刷,骨头为手柄,柄尖破损,无法完整还原古代牙刷的真实样貌。但是,也能体会到那时能用上牙刷的上层阶级对生活的讲究。
这份讲究不光停留在清洁、健康的诉求上,还有享受的成分,看看沐浴用的搓澡石就知道,对精致的追去、定义不是现代人才有的特权。
看完展览时已近黄昏。神医们的故事,展品背后的传说依然在脑海里回响不停。
中医是一门医学专业,不是冰冷的药材、方剂的总和,更是中国人道德、品格、知识的具象体现。说起来精深,看到了、闻到了,就能体会到医家悬壶济世的良苦与用心,这可能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
编辑丨梦迪、欢哥
图源丨YOU成都编辑部、成都博物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