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爆火出圈的《觉醒年代》收官,豆瓣评分从开播时的8.3一路涨到9.1,实力演绎“高开炸走”。
多线并叙的叙事方式、艺术化的镜头语言、鲜活的人物塑造……这些都是《觉醒年代》成功的重要因素。
然而,这部优秀的影视剧集背后的那些“笨功夫”,却往往为人所忽略。
好在,《觉醒年代》的幕后纪录片为我们揭开了这个巨大工程的一角。
首先是全面细致的场景搭建。
“这部戏,我们大大小小置了三百四十多个主要场景。”谈到《觉醒年代》的置景工作,总制片人刘国华说道。
北京的前门大街、《新青年编辑》所在的箭杆胡同、李大钊避难的韩文公祠、中西旅社、长辛店工厂和棚户区……
在北京“前门大街”的置景工作中,为了真实地营造一百多年前老北京尘土飞扬的真实状态,《觉醒年代》制作团队在横店二百多米将近三百米的水泥地的街面上,全部垫上沙土。
整个工程,制作组用了几百台车,每台车载着8吨的土。
执行制片人姚永君介绍,剧中北京城里飞扬的风沙,是制作团队专门从河北运来的干土。因为横店多雨,土都是湿的,效果达不到。
还有《新青年》编辑部所在的箭杆胡同,从头到尾都是《觉醒年代》的制作团队搭建的。
由于横店的景都是画的砖缝,为了强调质感,《觉醒年代》剧组重新贴砖,打磨做效果。
陈独秀院子里,有河北拉来的葡萄架子,山东运来的枣树。
“有的时候说实话,我搭的景我在那看的时候,我都心疼。”执行制片人姚永君说道。
导演张永新介绍,箭杆胡同一段20多米的路程,制作团队要全部铺上渣土加黄土,最后再铺上碎石子几层摞在一起,并且要摞的有高有低,不能太平均。
为此,剧组用了38辆8吨以上的车,把土拉进来压好。然后,工作人员再用马车来回碾压,压了3天,才勉强压出来导演想要的那个车辙。
张永新说:“这个车辙出现以后,你就能发现,它整个味道就出来了。”
上述两个场景的搭建,全面细致,费时费力;不过,与《觉醒年代》剧组下面搭建的这个场景相比,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觉醒年代》剧组直接搭建了北大红楼!
现实中的北大红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景拍摄不大现实。《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经过反复权衡,最终咬牙决定,搭建一个红楼。
《觉醒年代》美术指导李太平介绍,为了便于拍摄,剧组按照一比一点二的比例搭建了北大红楼。
实际红楼加上地下室共计5层,但是因为资金和周期受限,剧组只搭了一层,用一层来表现五层,所以后期是依靠特效在窗外做楼层变化处理。
饶是如此,《觉醒年代》最后的预算仍超了三分之一。
剧中毛泽东赴北大红楼当图书馆助理员
除了场景搭建外,《觉醒年代》剧组下“笨功夫”的地方,还有服化道。
剧中的北大图书馆,毛泽东和李大钊工作的环境。
为了真实地还原这一场景,《觉醒年代》的美术部门下了大功夫,一次次去北大红楼里量尺寸、拍照片,一比一复原。
导演张永新非常自豪地说道:“我们做出来的道具书柜,如果放在真实的书柜面前,我们可以乱真,你看不出差异来,非常精细。”
此外,《觉醒年代》剧中所有出现的报纸,全部是请新闻单位用新闻纸一比一复刻的,光材料费就花费了一百多万,加上人工就达到了两百多万。
《觉醒年代》执行制作人姚永君表示:“只要是镜头所能触及到的,你可以挑,你看哪本书不是那个年代的,我们就严格到这个份儿上。”
剧中不同时期的《新青年》样式
除了道具外,《觉醒年代》剧组在服装上耗费的心力也同样不少。
服装指导银燕称,导演张永新对剧中服装的考究程度,已经达到了专业的水平了。
比如长辛店工人葛树贵的服装,需要特别破旧的感觉,工作人员会拿砂纸手工做旧。
文人知识分子穿的长袍,外交官员穿的西装,样式、质感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
总制片人刘国华称,《觉醒年代》剧组前后共制作了一万零五百套服装。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觉醒年代》中出现的那些新颖别致的木刻版画。
作为该剧影视叙事维度中的多元化视角,版画通过深沉厚重的版画画风,反映大众的思想觉醒和勃发的人民力量,十分具有感召力。
而版画的制作也是一项大工程,《觉醒年代》为此特意请来了天津美术学院的张耀来教授,进行版画创作。
张耀来教授连续出了六七稿设想,每一片设想的演示文稿就将近40页。
整整一年,张耀来创作了上千幅版画,而导演张永新从中选择了一百多幅。
了解完《觉醒年代》的幕后故事,我们就不难明白,这部剧为何如此动人,为何能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
正如导演张永新在《觉醒年代》幕后纪录片中所言:“这些方面点点滴滴,当他连成片的时候,变成了一个大工程的时候,这个戏扑面而来……”
版权声明
本文系用户独家授权发布风闻社区的稿件,转载请联系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