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所在的山西永济三线铁路工厂,地处中条山下的县级市里,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何涌现出了一批中国文联下属协会会员,文艺作品频频在国内外亮相,是偶然的吗?看了这组老照片你可能从中能找出答案。当时该厂隶属于铁道部,铁路总工会非常重视业余文艺创作工作,经常在北京举办展览检阅创作水平。该厂属于华北铁路工厂一员,其中有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太原、大同等厂。图为年华北工厂美术、书法、摄影展览开幕式。
当时各个厂的工会都很重视这项工作,如果不重视水平肯定难上去,展览时如果拿不到奖那工作就没有成效了。永济工厂是华北工厂里面唯一在县级市里的工厂,如果领导不重视,那实力根本无法和那些都市工厂相比。所以工厂从西安美术学院请来老师办一个月的培训班,创作时老师一对一辅导,职工可以说享受研究生的待遇。这样的辅导自然使职工作品的水平迅速提高,使别的厂的同行们非常羡慕。图为华北铁路工厂美展开幕式剪彩仪式。
展览的嘉宾是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董其中(右)等艺术大家。董先生从民间剪纸等艺术品中汲取营养,创作出了非常具有乡土气息的木刻作品,是蜚声中外的版画大家。笔者60年代初就在舅舅所订的《少年文艺》杂志封面上看到先生的大作——一个农村小女孩的套色木刻大半身像。因为当时没多少书看,我不知看了多少遍。先生可能不知道,他是我不曾谋面的最早启蒙老师,当我惊讶地这样近距离和先生相见时,他是那样的朴实和平易近人。
董先生不厌其烦地为业余作者们点评了作品。后来他还专程到永济厂举办了讲座,笔者作为一名摄影师也有幸倾听了先生的教诲。其实我最初的爱好是绘画,还曾经制作过版画,并实践过几次觉得很有趣,但因为后来摄影而忍痛放弃了。图中几位朋友特别是我的同事兼老师后来成为先生弟子,创作出了很有水准的版画作品,让我很是羡慕。我从同事的画室里见过董先生原作,他作品的地方特色给我启示不少。他可能还不知道,他一直在影响着我。
当时的铁路工厂内部都有闭路电视,专门报道工厂内部的新闻。一般每天晚上新闻联播之后开播,职工、家属们都习惯地看一下,因为都是身边的事,所以大家比较关心。背景的摄影作品大都是永济厂职工创作的,其中也有笔者的拙作。当时我们的摄影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创作手法还大都是缺乏深刻内涵的摆拍。不曾想到,后来该厂至少涌现了7名全国摄协会员,在全国影展中一次入选纪实类3幅,山西省在该届影展纪实类中总共入选6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真正提高创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当时永济厂的领导非常有战略眼光:首先重视工会专业干部的选择和培养,为他们提供学习和创作的便利;经常举办各种培训班和讲座,请来专家把全厂的业余作者的水平都带起来;每年坚持组队外出采风,参观,足迹遍布全国多个地方,开阔了职工视野;建立了文艺基金每年奖励成绩卓著的职工,钱虽然当时只有百十元不等,但这是极高的荣誉。图为观众参观该厂的美术作品。
图中的绘画作品是永济工厂职工创作的:左边第一幅油画,画的是车间职工工后洗脸的情景,参考资料照片是笔者帮忙拍的,也是我亲身经历过的生活,工人画工人感受就是不一样;第二幅油画画的是工厂的暖气管道,背景是巍峨的中条山蜡烛台,平凡的生活也可以画的这样有味道,现在暖气管道大都埋在地下,这幅作品很有时代印记;右一的国画的构思我记得到了董其中先生的高度评价:作者把前景的工件想象成鲜花朵朵,使作品充满了诗意。
李老师(右3)毕业于艺术学校,是笔者的前辈和同事,时任永济工厂美工。他绘画、摄影、书法都可以独当一面,是个难得的多面手,可惜年因病过早地去世了。工厂不是文化艺术单位,不要求你在一个领域出类拔萃,更需要什么都能来的多面手。笔者就写不了毛笔字,工作起来很是被动。永济工厂能在文化艺术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是经过了至少两代人的努力,现在有的前辈已经离世了,但值得欣慰的是有的年轻人又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