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于文学之外的第二战场新兴木刻

白癜风的治愈率高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29593.html

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很多艺术家已不再画木刻版画,这一艺术形式似乎已远离我们的生活。而在大半个世纪前,木刻版画作为一种新兴艺术,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审美价值在当时是以往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无可比拟的。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社会矛盾愈发激烈。弃医从文的鲁迅决心带领一批中国青年艺术家,通过艺术找寻救亡图存的道路,并由此催生在中国近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浪潮——新兴木刻版画运动。

创办“木刻讲习会”

年8月,鲁迅在上海举办了为期六天的“木刻讲习会”,选定13名进步美术青年为学员,并邀请其日本好友内山完造的弟弟、版画教师内山嘉吉讲授木刻技艺,由鲁迅亲自主持和翻译。

李桦《鲁迅先生在木刻讲习会》木刻版画年

“木刻讲习会”拉开了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序幕,同时也被视为中国现代版画的开端。通过“木刻讲习会”,木刻创作的知识和技法得到了初步普及,培训了一批青年木刻骨干,形成了一支木刻队伍的雏形,极大地推动了木刻创作活动,为中国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发展播下了第一把星星燎原的火种。

引入外国木刻版画

当时中国美术界创作版画艺术的人很少,并且在国内“没有技法上的指导者”。鲁迅认为,中国当时的制版和印刷技术不高,如果要认真研究木刻,就必须向外国学习。

鲁迅通过出版书籍和举办展览的方式,将外国艺术家的木刻版画介绍到中国,诸如《木刻创作法》《近代木刻选集》《苏联版画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比亚兹莱画选》等版画图册相继问世。

自年起,鲁迅在上海先后参与举办了四次外国版画展览。他希望借此机会,中国青年版画家的眼界能够得以拓宽,版画技术能够得以提高,师资不足的问题能够得以弥补。展览不仅对艺术家大有裨益,同时也通过其表现内容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中国人民。

李桦《怒吼吧!中国》20cm×15cm木刻版画年

虽然条件艰苦,但年轻的版画家们依然克服困难,创作出了一批经典作品,为后世留下了这个时代的印迹。胡一川的作品《到前线去》,黑白对比强烈,刀法粗犷有力,生动地表现了民众的愤怒与反抗侵略的激情。李桦创作的《怒吼吧!中国》采用象征手法,完美诠释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之心和反抗力量。这一时期的木刻版画作品将艺术的表现性与叙事性相结合,带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是运用西方技法讲述中国革命的典范。

改造中国传统版画

在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中,鲁迅认为应该用外国的“创作版画”改造中国传统版画。版画自身的优势和感染力,以及向青年版画家引介珂勒惠支等人的作品,都使得新兴木刻版画得到了快速发展。

〔德〕凯绥·珂勒惠支《牺牲》木刻版画年

但一幅打动人心的优秀作品,不仅需要艺术家昂扬的创作斗志,还要求其拥有高超的造型功底,这对于缺乏造型基础训练的中国艺术家来说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在提高造型技艺的过程中,鲁迅教导这些年轻人熟悉版画艺术的语言特质,学会增强艺术美感,提升审美能力,通过不断的刻苦练习,逐步探索和接近艺术的本质。

1

扎实的素描基础

中国的绘画艺术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却相对缺乏对造型基本功的重视。在技法上,中国画家并不十分熟知透视法则、明暗处置以及人体美术解剖。鲁迅意识到,如果想要改变这一点,就必须“将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富”。

力群《饮》19.1cm×14.1cm木刻版画年

“外国的良规”中最重要的,是在基础方面注重素描功力和人体研究。素描是艺术家造型基本功的体现,是通向其他艺术表现方式的必经之路。素描功力强并不一定就能创作出不朽的作品,但是创作能力强的画家却一定具有深厚的素描功力,否则他就无法做到得心应手。版画的创作方式是以刀代笔,因此难度更大。对版画家来说,素描功力的要求也就更为严苛。

王式廓《改造二流子》16.4cm×25.6cm套色木刻版画年

鲁迅非常重视绘画基础训练,在他写给许多青年版画家的信中,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

木刻的根基也仍是素描,所以倘若线条和明暗没有十分把握,木刻也刻不好。”他还说:“单是题材好是没有用的,还是要技术……要技艺进步,看本国人的作品是不行的,因为他们自己还有缺点,必须看外国名家之作。

在年10月“第二次全国木刻联合流动展览会”上,鲁迅与青年版画家陈烟桥、曹白、林夫、黄新波和吴渤座谈时提出:“刻木刻最要紧的是素描基础打得好!”另外他还指出,中国木刻家其实是“最不擅长刻画人物”的。因此他常常引导版画青年们用“不关紧要的题材来磨练技术”。他鼓励青年艺术家刻些小品和插图,指出“用版画装饰书籍,将来也一定成为必要”“作者必须天天到外面或室内练习速写才有进步……到外面去速写是最有益的,不拘什么题材,碰见就写”。

力群《鲁迅像》12.2cm×10.2cm木刻版画年

2

实地观察的重要性

新兴木刻版画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定位为“人民的艺术”。它需要密切联系社会现实,贴近人民大众生活。

古元水乡油田44cm×52cm年

鲁迅曾形象地比喻:“如果刻画工厂开工的情形,不能有烟囱而无烟;如果表现工人的形象,决不能把他们描绘成头小拳大、凶神恶煞的样子。”他认为版画创作题材和内容,应由作者直接的感受和切身的体会生成,反对从想像和概念出发。木刻工作者要积极深入前线,亲身体验,而不是架空虚构。

古元塞上江南16.5cm×22cm年

他还认为“(创作)需由经验、观察、思索而来,非空言所能转变”“观察不够,那也是无法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来。艺术应该真实,作者故意把对象歪曲是不应该的。故对任何事物,必要观察准确和透彻,这样才好下笔”。在鲁迅看来,只有充分深入生活,才能准确塑造劳动人民的形象,真实反映现实社会的情形。

李桦干部参加劳动黑白木刻年

深入实地观察是艺术家创作灵感的一大重要来源,在后来的教学中,美术院校也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生观察能力。

从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央美术学院等高等美术院校,中国近现代美术家在创作和教学中始终坚持从生活出发,形成了“艺术来源于生活”的优良传统。

虽然时代发生了变化,但是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中的精神财富值得保留和传承,融入新时代的艺术创作中。

互动时间

“艺术源于生活”,艺术之美与生活息息相关。还有哪些源于生活的版画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呢?欢迎留言与大家分享。

内容节选自《中国美术》

作者:苗普(中央美术学院)

《时代里程碑——鲁迅与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探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8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