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简称水彩,由于色彩透明,一层颜色覆盖另一层可以产生特殊的效果,但调和颜色过多或覆盖过多会使色彩肮脏,水干燥的快,所以水彩画不适宜制作大幅作品,适合制作风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画作。
水彩颜料除树胶可做为粘合剂外,水彩颜料中还包括增塑剂,如蜂蜜水,糖水,甘油等以保持湿度,调润剂,使画面笔触平稳还有防腐剂苯酚等。
对水彩画来说选择适用的画笔是很重要的,专用的水彩画笔大致有平头和圆头两类。大部分水彩画笔是用天然与合成材料做笔毛,也有价格昂贵的貂毛画笔,而最好的适合水彩画的笔是用红紫貂毛做的。但对于一般的水彩画爱好者来说采用普通画笔就足够了,从事一般性的写生或创作需要准备大、中、小三种型号的圆头画笔,还要准备一把约三至四公分宽的板刷和一两只平头画笔。以上只是对初学者的一些建议,专业水彩画家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去选择工具的。
画纸可以选用冷压水彩纸,水彩纸的表面颗粒有粗细之分,选择哪一种取决于艺术家的个人习惯、画面内容和画幅尺度等因素,做画之前最好先用清水将画纸的两面全部刷湿,然后用水融胶带沿着纸张的四边把画纸粘贴在画板上,待干燥后纸面会非常平整,而且在绘画过程中纸面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形。纸张通常是由棉、碎布或木浆等材料所制成,木浆制纸很便宜,放置过久容易变质、发黄及碎裂,通常做为速写练习之用。好的水彩纸应该是由棉、亚麻或碎布所制成。纸张有手工纸和机器纸两种,手工纸因制作技巧困难及细致的处理品质较佳,所以价格较昂贵。水彩明快,鲜亮,真正的水彩常用自由,轻松且宽大的笔触在薄涂法下完成,纸材本身的颗粒,纹理和白色的效果更增添了作品绚烂与跳跃。
人类著书并为书作插图的历史已有三千五百年了的。土黄色、赭色取之于泥土;红色取自朱砂类的矿物;石青为蓝,石绿为绿,土黄为黄,虫胶为橙;黑色以柳木炭制作,白色则用白垩。这些色料都用阿拉伯树胶加蛋白调和,用水稀释后使用。简而言之,这就是水彩。一千年以后,大约公元前年左右,便成了这种新的书写材手稿一直使用羊皮纸。
到公元九世纪,无论在希腊、罗马、叙利亚还是拜占庭,大多数细密画都是用水彩与铅白混合制成的一种不透明的水彩来画的。而此时正值查理曼大帝的卡洛林王朝。查理曼大帝十分重视手稿创作,他召集了许多交替使用透明和不透明水彩的大画家。这种混合使用一直延续到中世纪后期乃至文艺复兴时期,当时已普遍将水彩应用于细密画中。事实上,这些就是水彩画的雏型。
水彩画的范畴可以推展到古代埃及人的画卷,到19世纪末,水彩画已经发展出完整的独自体系。就狭义的定义而言,“水彩画”是指用水彩颜料,以水为稀释媒介,在纸张上作画的绘画方式。通常有透明水彩及不透明水彩两大领域。在我国把水彩画归类到西洋画的范畴,上个世纪初,开始进入中国,并在各艺术院校实施教授、普及。水彩风景画的起源,最初是起源于“风土地形图”。18世纪地志学和制图术的发展给英国水彩画的形成产生了积极作用。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得到了迅猛发展,水彩画由最初的风土地形图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一个绘画门类,同时也确立了英国水彩画在世界美术史上的地位。
水彩风景画是水彩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题材,同时也最好的代表着水彩画的绘画风格。水彩风景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注重写生,通过画家对光线、色彩、空气、景色的主观构造,从而构成新颖灵巧、色彩明亮、格调清新、用笔流畅的风景作品。现代的水彩画艺术不但可以表现出具有清新、透明、湿润、流畅、欢快的效果,还可以达到浑厚、粗犷、劲拔等扣人心弦的境界。它善于汲取其它画种的有关技法和多种风格形式,不断丰富和发展水彩画艺术,保留并弘扬了水彩画在物质材料、形式语言、精神意蕴诸方面特有的艺术风貌。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绘画材料的产生,20世纪水彩画已不再局限于透明水彩与不透明水彩两大范畴。市面上常见的能用水稀释作画的材料,如Gesso、压克力、透明水彩液、水彩铅笔等,都属于水彩画的领域。
水彩画就其本身而言,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画面大多具有通透的视觉感觉;二是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由此造成了水彩画不同于其他画种的外表风貌和创作技法的区别。颜料的透明性使水彩画产生一种明澈的表面效果,而水的流动性会生成淋漓酣畅、自然洒脱的意趣。
按特性一般分为透明水彩和不透明水彩两种,分别为水彩一般称做水彩颜料,透明度高,另一种水粉又称广告色,是不透明水彩颜料,可用于较厚的着色,大面积上色时不会出现不均匀的现象。
水彩颜料一般有四种:干水彩颜料、湿水彩颜料片、管装膏状水彩颜料、瓶装液体水彩颜料。水彩颜料携带方便,也可作为速写搜集素材用。与其他绘画比较起来,水彩画相当注重表现技法。其画法通常分“干画法”和“湿画法”两种。
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先练一下画素描,从画画的基础开始,也可先临摹一些简单的水彩画,例如简单的风景,动物,植物这些也是可以的,所谓熟能生巧,慢慢的多多的练习也能找到自己的特色。学者选好画笔,画纸和颜料之后就可以开始作画了,把要用到的颜色挤出来备用不要浪费了。首先是构图,起稿,不同的水彩开始铺的是淡淡一层大致关系,而且水彩最好是从亮部往暗部画,这样会有一点修改空间。在构图方面要注意所画物的布局、透视关系要把握好,一般近大远小前实后虚,注意主体物的刻画和位置布局,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其特有的构图方式例如S型三角形等。然后开始铺淡淡的大致关系,注意水分的掌控,颜色要是干净的底色。不同的画需要运用不同的画法,一般干画法和湿画法运用比较多。然后还要注意色彩的搭配,水彩画绝对不是会被轻易征服的对象,必须在颜料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调和后才能画出想要的色彩,而且落笔时必须极其灵巧。和使用彩色铅笔或蜡笔进行作画相比,水彩画要复杂得多,绘者必须掌握熟练的技巧方可驾驭它。大家肯定还记得在小学的美术课上,老师根本不教颜料和画笔的基本使用方法,而是任凭小朋友们自由发挥的场景吧。其结果是,大部分同学只能看着渐渐乱作一团的画面而中途放弃,并且从此坚信自己并没有绘画的天分。以至于长大成人后,对很多人来说,水彩画已然成为他们遥不可及的憧憬。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从“水彩画是高难度的画”这种固有观念中跳出来。只要对水彩有了基本的了解,水彩画将是非常有趣的。水彩颜料是一种不易驾驭的材料,用起来必须极其小心。由于我们无法调制出和涂在画纸上的颜色完全相同的色彩,因此当某种颜色的涂色范围较大时,应该事先调制好充足的颜料。我们可以通过水与颜料的各种配比,不同颜色比例颜料的搭配,会表现出不计其数的色彩,同时再加上画笔排线手法和画纸倾斜角度的不同,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也随之千变万化。
干画法是一种多层画法。用层涂的方法在干的底色上着色,不求渗化效果,可以比较从容地一遍遍着色,较易掌握,适于初学者进行练习。表现肯定、明晣的形体结构和丰富的色彩层次是干画法的特长。但干画法不能只在“干”字方面作文章,画面仍须让人感到水分饱满、水渍湿痕,避免干涩枯燥的毛病。干画法可分层涂、罩色、接色、枯笔等具体方法。
1、层涂:即干的重叠,在着色干后再涂色,一层层重叠颜色表现对象。在画面中涂色层数不一,有的地方一遍即可,有的地方需两遍三遍或更多一点,但不宜遍数过多,以免色彩灰脏失去透明感。层涂象有色下班重叠,事先预计透出底色的混合效果,这一点是不能忽略的。
②罩色:实际上也是一种干的重叠方法,罩色面积大一些,譬如画面中几块颜色不够统一,得用罩色的方法,蒙罩上一遍颜色使之统一。某一块色过暖,罩一层冷色改变其冷暖性质。所罩之色应以较鲜明色薄涂,一遍铺过,一般不要回笔,否则带起底色会把色彩搞脏。在着色的过程中和最后调整画面时,经常采用此法。
③接色:干的接色是在邻接的颜色干后从其旁涂色,色块之间不渗化,每块颜色本身也可以湿画,增加变化。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表现的物体轮廓清晰、色彩明快。
④枯笔:笔头水少色多,运笔容易出现飞白;用水比较饱满在粗纹纸上快画,也会产生飞白。表现闪光或柔中见刚等效果常常采用枯笔的方法。
湿画法可分湿的重叠和湿的接色两种。
①湿的重叠:将画纸浸湿或部分刷湿,未干时着色和着色未干时重叠颜色。水分,时间掌握得当,效果自然而圆润。表现雨雾气氛、湿润水汪的情趣是其特长,为某些画种所不及。
②湿的接色:邻近未干时接色,水色流渗,交界模糊,表现过渡柔和色彩的渐变多用此法。接色时水分便函用要均匀,否则,水多向少处冲流,易产生不必要的水渍。
画水彩大都有干画、湿画结合进行,湿画为主的画面局部采用干画,干画为主的画面也有湿画的部分,干湿结合,表现充分,浓淡枯润,妙趣横生。
水分的掌握:水分的运用和掌握是水彩技法的要点之一。水分在画面上有渗化、流动、蒸发的特性,画水彩要熟悉“水性”。充分发挥水的作用,是画好水彩画的重要因素。掌握水分应注意时间、空气的干湿度和画纸的吸水程度。
①时间问题:进行湿画时间要掌握得恰如其分,叠色太早太湿易失去应有的形体,太晚底色将干,水色不易渗化,衔接生硬。一般在重叠颜色时,笔头含水宜少,含色要多,便于把握形体,以可使之渗化。如果重叠之色较淡时,要等底色稍干再画。
②空气的干湿度:画几张水彩就能体会到,在室内水分干得较慢,在室外潮湿的雨雾天气作画,水分蒸发更慢。在这种情况下,作画用水宜少;在干燥的气候情况下水分蒸发快,必须多用水,同时加快调色的作画的速度。
③画纸的吸水程度:要根据纸的吸水快慢相应掌握用水的多少,吸水慢时用水可少,纸质松软吸水较快,用水需增加。另外,大面积渲染晕色用水宜多,如色块较大的天空、地面和静物、人物的背景,用水饱满为宜;描写局部和细节用水适当减少。
“留空”的方法:与油画、水粉画的技法相比,水彩技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留空”的方法。一些浅亮色、白色部分,需在画深一些的色彩时“留空”出来。水彩颜料的透明特性决定了这一作画技法,浅色不能覆盖深色,不象水粉和油画那样可以覆盖,依靠淡色和白粉提亮。在欣赏水彩作品时留意一下,会发现几乎每一幅都运用了“留空”的技法。恰当而准确地空白或宛浅亮色,会加强画面的生动性与表现力;相反,不适当地乱留空,易造成画面琐碎花乱现象。着色之前把要留空之处用铅笔轻轻标出,关键的细节,即或是很小的点和面,都要在涂色时巧妙留出。另外,凡对比色邻接,要空出对方,分别着色,以保持各自的鲜明度。有的初学者把不必要的空的形状空了出来,然后顺沿轮廓涂描颜色,还有的把该空的地方顺沿轮廓空得很死、太刻板,失去生动感。空的既准确又生动,是技巧熟练的体现。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就会熟能生巧。水彩画是艺术实践的一种手法.由于水彩画颜料比较便宜,使用方便,而且色彩感觉也很理想,所以一般人都乐于使用.其次,水彩画本身具有十分迷人的魅力.它的清爽神俊,浓淡相宜,都具备潇洒风雅的格调.水彩画颜色的透明性,重色彩技法,干湿技法运用,使画面显得水乳交融,带着令人陶醉的特殊风韵,对观众就像感受爽朗的清风。
特殊技法有:
1、刀刮法:用一般削铅笔的小刀在着色的先后刮划,是破坏纸面而造成特殊效果的一种方法。着色之前先在画纸上用小刀或轻或重、或宽或窄地刮毛,以破坏部分纸面,着色之后出现较周围颜色重一点的形象。这是因刮毛之处吸色能力强,所以变重了些。它表现虚远的模糊形象或隐约可辨的细节效果较好。着色过程中进行刀刮,水多时会产生重的刀痕,水少时浮色被刮掉又会产生较亮的刀痕,处理有关细节可用此法。另外在颜色完全干透之后,用刀刮出白纸,或轻巧断续地刮,以表现逆光时的亮线、亮点或较小的亮面、闪动的光点和冬天飘落的雪花等,虚虚实实,自然有趣。
2、蜡笔法:用蜡笔或油画棒,着色前涂在有关部分。着色时尽可大胆运笔,涂蜡之处自然空出。用以描绘稀疏的树叶、夜晚的灯光、繁杂的人群等都比较得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吸洗法:使用吸水纸(过滤纸或生宣纸)趁着色未干吸去颜色。根据效果需要,吸的轻重、大小可灵活掌握,也可吸去颜色之后再敷淡彩。用海绵或挤去水分的画笔吸洗画面某些部分,也别具味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4、喷水法:有时在毛毛细雨的天气下画风景写生,画面颜色被细雨淋湿,出现一种天趣,引人入胜。有时在着色前先喷水,有时在颜色末干时喷水。喷水壶要选用喷射雾状的才好,水点过大容易破坏画面效果。
5、撒盐法:颜色末干时撒上细盐粒,干后出现象雪花般的肌理趣味。撒盐时,应视画面的干湿程度,过晚会失去作用。盐粒在画面上要撒得疏密有致随便乱撒,会前功尽弃。
6、对印法:在玻璃板或有塑料涂面的光滑纸上,先画出大体颜色,然后把画纸覆上,象印木刻一样,画面粘印出优美的纹理,颇得天趣。此种效果用细纹水彩纸容易见效,以对印为主,稍作加工即可成为一幅耐人寻味的水彩画。有的局部使用对印方法,大部分仍然靠画笔完全。
7、油渍法:水与油不易溶合,利用这一特性,着色时蘸一点松节油,会出现斑烂的油渍效果,使平凡的色块增加变化,也是颇具天趣的。
学会掌握了这些技法,再多加练习就可以画出好看的水彩画了。
构图方式有:
1.S字形(电光形构图法):比斜线平行构图法更具强力的动态构图。
2.垂直并行线构图法:画面呈现稳重感,且具有幽静典雅之美。
3.倒置三角形构图法:画面有不安定感,为开朗.奔放之最佳构图。
4.斜线平行构图法:具有强烈动态感,对初学者而言较为困难。
5.三角形构图法:最古老的构图法,使用上以宗教画居多,画面具有安全感与崇高的气氛。
6.十字形构图法:由垂直线与水平线交叉构成,而得到极为平衡之构图,代表安定的感觉。
7.椭圆形构图法:属于古老构图法之一,常用于宗教画上,但画面过于集中而显得单调,故少用于传统画上,而常用在商业图案广告上。
8.对角线构图法:在西画上应用最广泛,具有动态要素。
9.菱形构图法:予人坚强的印象,具有安定感。
10.X字形构图法:由两条斜线交又而成,常用在街景、水道等,有集中于画面焦点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