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提出,推动科技赋能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打造云演艺、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文旅产品。全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作为我省文旅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实施专项技术研发、聚焦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领头羊”,肩负着重要责任。近日,两家部级重点实验室和首批五家省级重点实验室齐聚镇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碰撞融合的科技交流活动。
部级重点实验室
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博物院)
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旅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美术馆)
省级重点实验室
图书馆大数据应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
(南京图书馆)
数字音源芯片与智能乐器技术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
(吟飞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休闲旅游服饰新材料研究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
(宜禾股份有限公司)
博物馆数字孪生感知技术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
(苏州创捷传媒展览股份有限公司)
烹饪与营养江苏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
如何能“纸寿千年”?“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作为原文化部首批6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建立6年多以来,充分利用南京博物院科研单位的优势,对标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在脱酸材料、工艺、装备等关键技术方面寻求突破。实验室负责人还表示,“一花独放不是春,近年来,我们为青海、广西、江西、贵州、山西、台湾等20多个省市提供技术服务和人才培养;为同行单位编制纸质文物保护及预防性保护方案共13项;举办了‘纸载千秋’等专题展览;通过开展夏令营、研学等活动,科普脱酸及造纸过程。让相对枯燥艰深的科学研究成果,能够为更多公众所知晓。”
进行“出圈”尝试的,还有江苏省美术馆的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实验室。疫情期间,实验室不仅组织开展了木刻版画、独幅版画、脱胶版画、水印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的材料技术展示体验,以及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展示体验。还结合VR技术,网络直播等现代科技手段对展览实现线上展示,并依托新媒体平台推送专题多篇,传播力和影响力都有了显著增长。实验室负责人表示,“我们一切的技术实验成果都将服务于人,艺术和美术馆承载的都是对人文的理解,版画‘行远及众’的艺术理想也将在新一代版画人手中薪火相传。”
本次交流活动中,与会人员参观了镇江宜禾的中国职业装博览馆。这里已经成为集现代旅游职业装备文化传承、智能制造、科技研发、检验检测和产品销售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工业”的特色产业基地。而休闲旅游服饰新材料研究实验室,则是“宜禾文化旅游产业链的精彩一段”。
让公众获得沉浸式体验,是当下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之一。如何在文化场馆获得精准化、高质量的“定制式”服务?南京图书馆的大数据应用实验室基于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读者画像、资源画像和整体画像,为图书馆提出具体的业务改进方案,为广大读者提供精准服务。
苏州创捷传媒的博物馆数字孪生感知技术实验室通过对不同研究对象的眼部注视数据进行量化,进而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和特点,最终完成基于视觉追踪感知技术的博物馆观众行为数字评估模型。
交流活动中,大家既带来了共享共融的理念,也带来了困惑和挑战。常州吟飞的数字音源芯片与智能乐器技术实验室通过创建吟飞云数字音乐资源共享平台,构建“数字音乐+线上线下教育+音乐教育大数据”为一体的智能音乐教育生态。南旅院的烹饪与营养实验室主要研发“三减”替代调味品,开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人群的健康营养菜点,但目前还无法独立完成三大产能营养素、食品卫生安全检测、食品口味和质感等方面的检测,“我们是否可以增加共建单位?需要履行哪些手续?”
科技赋能文旅,前程风景无限。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陈芬向省科技厅在实验室建设路径、考评导向、生态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指导支持表示感谢,并就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目的意义、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作了讲评,“大家一是要找准切入点,做技术研发的开拓者。二是要强化创新点,做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带领者。三是要紧盯闪光点,做成果转化的先行者。四是要抓住关键点,做规范化建设的实践者。五是要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