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书法微报ID:zysfjxh」
鲁迅先生作为一代文豪,不仅是一名先锋的现代文学倡导者,同时也是资深的艺术研究者。
他喜爱钻研汉画像和碑帖,还提倡木刻版画,喜爱书籍装帧设计,而篆刻的印记也融入了他的一生。
他最后一次在杭州旅行时,还曾经到西泠印社的四照阁喝了半天茶,买了一些喜欢的金石碑拓,后来还曾多次对人提到这次旅行的事情。
年10月8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举办的中华全国木刻第二回流动展览会上,鲁迅和黄新波、曹白、白危、陈烟桥在一起。沙飞摄
文史专家、掌故家郑逸梅先生在其遗稿里写到:“鲁迅常用名章,委西泠印社代刻,什九出于顿立夫之手。”
此外,陈师曾、张越丞、刘淑度、乔大壮、吴德光、陶寿伯等著名篆刻家都曾为鲁迅刻过印章。现存的57枚鲁迅印章,便有6-7枚是陈师曾刻制的。
鲁迅日记里记载着陈师曾为他刻印的事:
年6月14日日记:“师曾遗小铜印一枚,文曰‘周’。”同年9月3日:“托师曾刻印,报以十银。”同年9月8日:“陈师曾刻收藏印成,文六,曰:‘会稽周氏收藏’。”同年9月29日:“陈师曾为刻名印成。”年4月26日:“陈师曾赠印一枚,‘周树所藏’四字。”同年11月30日:“陈师曾贻印章一方。”年1月4日:“陈师曾为刻一印,文曰:‘会稽周氏’。”
民国三十五年()初版《鲁迅书简》版权页内贴有一枚鲁迅的版权票,里面使用的鲁迅印章便是西泠印社早期社员、金石家吴德光的手笔。仿汉篆体白文“鲁迅”二字用双刀刻法,印文圆转大方,篆势舒展,气势厚朴。
鲁迅现存57枚印章中,周树为年11月作《嵇康集跋》的署名;迅为《随感录三十八》一文的笔名;洛文为年《药用植物》一文的笔名;旅隼为年《抄靶子》一文的笔名。
还有判别古籍使用的“完”、“伪”、“善”、“翻”朱文单字印、“只有梅花是知己”闲文印、“随喜”、“周信”等两字专用印章等等。
年鲁迅在南京求学,由江南水师学堂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谠堂读书时,曾亲自刻下了“文章误我”、“戛剑生”、“戎马书生”三印,现今仅存“戎马书生”一朱文印。
沙孟海先生在西泠印社成立八十五周年纪念大会开幕致辞中说:“大文学家鲁迅先生平日讲究印章,写过印谱序,编入全集中。”
这篇被提到的《蜕龛印存》序中写道:“后世喜事,益多其制,向壁刊勒,古法荡然。元吾邱子衍力主汉法,世稍稍景附,乃复见尔雅之风,至于今不绝。……又古之印章,执政所持,作信万国,故铸鑿之事,必有世守之法度,可为后来准的;铁书之宗汉铜,固非徒以泥古故也。……”而鲁迅先生对印章的讲究,也曾反映在他自己设计的书籍封面上。
《呐喊》封面,鲁迅设计
鲁迅设计
鲁迅先生在给友人的信里,论及对篆刻家的评论:“僕于西泠,差喜龙泓(丁敬),余子圭角太甚,似伤和雅。皖派折心石如(邓石如),白文为佳。若吾乡(安徽歙县)垢道人(程邃)、巴予藉(巴慰祖)二公,非特开西泠之祖师,而且阐古玺之秘奥,能(早)于陈簠斋(陈介祺)、王廉生(王懿荣)诸子数百年前具此慧眼。在敝人坚持斯论,未免有齐人称仲之诮也。近贤如赵悲庵(赵之谦),亦推崇巴氏,真能不囿于畛域者也。流日篆刻之士,鉴于齐、鲁、吴、越,近年金石家新出土印谱,学风渐响,周秦古玺求奥竅。……”
一张民国时期的老明信片,记载了鲁迅先生看到的西泠印社风景,而相片中小龙泓泉左边的石像,便是邓石如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