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十五

何景瑞民俗大写意:时光掠影,留住乡愁一一中国北方赤都民俗用具实物笔录(十五)

作者:何景瑞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赓续民族精神,用拳拳的赤子之情,经过长时间的子夜笔耕,留下了这些民俗文字,记录中国北方历史,为即将消失的文化存证,留住民俗文学之根和民族生活基因。

一一题记

.将相月饼模具

模具犹展和为贵,刻将攒相集大成;中国月饼历史古,点心意浓播文明;将气山川秀,相风政令行;千年故事美,史记教育真;嚼月品将相,嘉祥食有余;制就国魂传统饼,民俗将相满人间;完璧归赵谁先吃,渑池之会品味浓;负荆请罪大结局,一盘象棋《将相和》。这就是糕点模具中的将相本意,寓大众民俗于教育之中,诠释将相模具的真谛。

将相月饼模子,以中国古典名著为题材,阴刻“将”、“相”四个反字,寓意“出将入相”,以和为贵。该物件椴木制造,圆槽挖雕,四块结构成一体,略有裂痕,包浆厚重,时代感强烈,是赤峰地区月饼加工制作的代表模具,富于草原民族的文化理念和精神依托,是当时社会的人生况味与美学表达。

《史记》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其中《将相和》是一个流传千年的动人故事,成功地描写了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叙述了曲折生动、引人入胜的历史,以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课文,就是以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发生、发展过程,赞扬了蔺相如机智勇敢和为国家利益顾全大局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知错能改的爱国精神。通过这个模具,感受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廉颇勇于改过的好品质,让国人从中受到教育,更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祖国的民族情感,贯穿于中秋饮食文化之中,更符合现实教育的意义,让人们感受人物形象,体验名著乐趣,体会我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灿烂,并从中吸收有益的启示,社会意义重大。

相传东晋时期一大将军,见到战士们日夜血战沙场,英勇杀敌,屡建战功,甚为感动,随即传令烘制民间喜爱的美味糕饼,派人送往前线,慰劳将士,以表“点点心意”。自此以后,“点心”的名字便传开了,并一直沿用至今。一个月饼模具,承载着优秀的传统历史,传承着民俗文化,昭示继往,功续千秋,这也是文化的“点心”。

每到中秋,阖家团圆吃月饼,做月饼离不开月饼模子,它是对民俗演化的一种历史记录和存档。月饼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上到殷周时期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下到唐高祖年间“应将胡饼邀蟾蜍”中的“胡饼”,再到北宋时期苏东坡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的“小饼”,说法不一,没有定论。从文字记载上看,“月饼”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月饼是蒸作以食的饼食。”对中秋赏月、吃月饼有具体描述记载的是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中秋节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风俗,且月饼制作技巧越来越高超。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又发展出广式、京式、苏式、潮式等月饼,被南北各地所喜爱。月饼模的文化和月饼一样长,每一个精美的月饼背后都有一个月饼模的故事。月饼模传承了上千年的中秋文化,在精致的花纹图案里,雕刻着人们的期盼和祝福。

.粉彩墨床

墨床自悟当年事,休说丹青晒墨功;人多不解疑前身,劝君莫讶审瓷缘;马到成功图为证,九子攀桃福寿全;白瓷鲜亮文房展,“居仁堂制”鉴本真;几案遒伸线条劲,触底迥然书卷气;凭空朝天棱角浑,若明雅玩趣成臻。

粉彩墨床,又称墨架、墨台,是中国传统文房用具之一,即用来放置墨锭的小器具。墨锭在使用的时候,带有墨汁,为防止墨汁污损书案或纸张,在研墨后要有地方搁置墨块,让墨湿的地方自然风干,而这个形状如床的小案架便是墨床。

一脉相承趋流行,时尚素雅已成风。墨床,早在宋元时期就已出现,而清代从单纯的承墨用具,发展到既实用又可赏玩的艺术品。目前所见多为几案形制,线条劲挺,棱角分明,呈现素雅浑厚之风。除玉质外,还有木嵌玉和铜质墨床,但传世品极为少见。清乾隆时期,文房器具大量使用和广泛流行。墨床的制作材质,也从古铜、玉器,发展到紫檀、陶瓷、漆器、琥珀、玛瑙、翡翠、景泰蓝,造型也更趋丰富,或曲折,或简练,除几案形,还出现了座托形、书卷形、博古架形等。尽管材质和形制千变万化,一长一方、一高一矮,成双配对,看似没有太大差异,但这却是难以逾越的时代鸿沟,是时代审美和通用的差异,最具特征的是外形轮廓朴素大方,具有抄手之神韵,万变不离其宗。

墨床,没有过多的雕琢与妖艳,返璞归真,以温润如玉的质地,成为时代清雅含蓄的精神符号,其具有石灰沁或鸡骨白的特征,一个绘有马到成功图案,一个绘有九子攀桃图案,寓意成功与长寿,多子多福,更具备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这类瓷叫“袁世凯瓷”或“洪宪瓷”,存世很少,非常珍贵。这两件器物稳定中求轻巧,简朴中显情趣,线型在圆畅中转折变化,略厚于台面的足墙,从造型学上来说,经历一个由简单到繁复,由实用起步到具有装饰性的演化,很有明清墨床雏形的意味,并不是凭空出世,一定经历了缓慢的发展过程,白瓷鲜亮,绘画精显,大红的“居仁堂制”落款,提高了整体的品味,两侧向下伸展的板足微向外撇,看似一张微型平面卷曲的几案,下收触底略微增宽,线条遒劲,平稳中略带书卷之气,是难得的精堪之物。

.十一节铜鞭

凝武如棍飒飒响,画影无踪森森狂;竹节三环十一节,连缀彼此首尾衔;混迹江湖憨暴烈,惹得雷霆诮武道;圆把尖首腰中缠,壮汉行走似空拳;刚如铜棒柔若棉,天下无敌竹节鞭;花拳绣脚不上阵,蛇岀飞燕电光闪;伏昂纵横落魄钟,闪展腾挪戳魂幡;一晃打倒巨灵神,八步赶蝉克顽敌;书生皓首可穷经,莫从纸上轻论兵;浮生如寄世难料,尚须腰间湧暗波;前世今生问何在,卧展收藏中。

十一节竹节铜鞭,可称冷兵时代的尚武神鞭,中国武术之魂。竹节铜鞭,携带方便,可以盘束腰间,人不易见,可以防身,最为合宜,共十一节,圆头把,以子弹尖头为首,中间有三圆环链接,约五尺长,黄铜铮亮,手感沉重,是一具完整成套的防身健身用具。鞭器具,在古代是驱策骡马的工具,具有原始马背民族的特质,最初是以皮革制作,故此中文中以革字为偏旁,春秋时以铁为质料,谓之浑钢鞭,故有铁马鞭笞之称,成为兵仗,有二节、三节、五节等多节之分,到了汉代正式列为兵刃武器之类,随着实用的逐渐进展,十节以上的钢鞭应刃而生,有雷神鞭、竹节鞭、虎尾鞭,连珠双铁鞭等,进入隋唐更为朝野人所熟习使用,并种类繁多,有了铜制有色之鞭,更为精巧,习鞭之难,全难于功,功如精熟,使用极易,鞭术至简,为数不多,其神明变化,如蛟龙天矫,称雄于世,并广为流传。

浩歌一曲颂民俗,请君听论十一节鞭。中国江湖武宗的愿景是“以武学打开世界”,使命是“智者不匹夫,武者无懦夫”,价值观是“爱国、强身、正义、修己、互助、和平”。真正的中华武学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之道,包括易学、中医、兵法、儒释道之学等普世的民族文化。武有大小,大者卫国,小者卫民。武学不仅是大道、哲学,训练人的智、信、仁、勇、能,提高整个生命的身心健康和质量,更是术学,掌握民间鞭术技击能力是武术之魂。

十一节铜鞭,秉承习武理念,鞭策社会进步,持续时代发展,成为独树一派的中国功夫。走穿云鞭法,旋风扫叶,金针度月,以朝天一炷香收式。

.木拨楞棰

在记忆的尘封中,针线拨棰在内蒙古赤峰一带的家庭里,特别在农村的家乡,捻麻绳用,几乎家家必备。有一句顺口溜说:走过多少路脚知道,穿过多少双鞋拨楞骨知道。

拨楞骨,大多数由牛骨头做成,是古代北方妇女做针线活的简易工具,叫针线拨棰,学名称纺棰,也叫拨愣棰,是用来纺麻绳用的工具,使用时站在炕沿上、吊在窗户或天棚上,把一绺一绺的麻线撮成麻绳,然后用麻绳纳鞋底。

在中国的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家乡,是内蒙古有名的“大麻之乡”,谷雨种麻,立夏杀麻,因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大麻产量高,线麻质量好,远销全国各地,用于纳鞋底子,促进了东北三省地区的拨楞骨的利用与大力推广。

在60年代,在姥爷家看到用牛骨头制作的线拨棰,这根骨头两头宽,中间细,在骨头中间钻个眼,再串上一根带钩的硬竹子棒或带勾的铁洋条,姥姥经常站在春凳上用这个拨棰纺麻绳。麻绳子不仅可以用来纳鞋底,还可以用来扎扫帚、扎粪筐、扎簸箕、捆口袋和钉锅盖等,这可是离不开的日用品,谁家也少了线拨棰。

有一个别样的木制拨楞棰,由一块整体山花榆油沁旋割而成,两头大中间小,中心钻洞穿竹子上提,造型木纹清晰,物件端庄厚重,现在虽然不用了,乡村也很少见到了,但是若论功行赏,应该在民俗陈列里应该有一席之地。

睹物思人,情真意切。线拨棰,是传家宝,每看到它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就如同看到了亲人的身影,就想起我的奶奶和母亲,似乎又看到了在那艰苦的岁月中,母亲那瘦弱单薄而又废寝忘食的勤劳身影……它见证了我们家族的历史,唤起了我们这一代人太多的回忆和乡愁。据说,这个拨棰最初是奶奶用,后来妈妈用,到我这辈,看到漂亮的木纹挺好玩,就收藏起来。本来不想捐献,但又一想,还是捐给赤都文化驿站让更多的人看到,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小物件所凝聚的文化内涵。这确实是一件思想艺术和生活实践的创造物,自身具有独立社会价值与民俗魅力,是时代生活中的家族记忆,勾勒出无限的意境与感情。

.木盒戥子秤

在这个世界上,人心不平,才有了斗和秤,这就是人类的历史政治。秤无三五两,凭啥说一斤;市井千斤秤,田园粟万担;秤称分重轻,官砣私秤分;空学秤无私,称药不争星;秤杆不离砣,称者铁了心;诸众喜文史,闻秤有笔端;小巧玲珑展,近观戥子杆。

木盒戥子秤,整体为老陈榆木对夹成盒,钉铆定制,划捻开盒,有紫铜枰砣,黄扬木枰杆上刻有19个毫星,铜枰盘,由吊绳和拴绳组成,设计精美,结构合理,是一件难得的民俗老物件,具有很高的收藏研究价值,在感受古人智慧和才能的同时,还能体会到一种精神文化的享受。

戥子称,是按1斤等于16两设计的,叫等子,学名戥秤,是一种汉族发明的衡量轻重的器具,属于小型的杆秤,是古人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也是近代计量大烟土的通用工具。据考证,早在宋代,出现了戥秤。在家乡曾听老人讲,有句俗话:家有万贯,外有戥子。可见戥子在社会和家庭中的重要地位。戥子的构造、样式、造型、材质多有不同,它不仅表现了我国历代手工艺人的精湛技艺,更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戥子,都放置在一个精美的盒子里,盒内挖凿一个戥子长短、秤盘大小,能放置杆秤和砣盘的凹槽,盒子的形状基本上是琵琶型和提琴型,尺寸根据戥子的长短不等,采用的木质戥盒一般由红木、楠木、柏木、榉木、楸木等制作,还有的用特别名贵的紫檀、黄花梨制作,表面一般不上漆,不雕刻,展现木质本身的花纹和色泽。戥子杆的材质多样,大多用象牙、乌木、花梨、动物硬骨、金属等制作。有两个或三个提系纽,两排或三排星眼,制作一个秤杆要经过十几道工序,特别是有的要在直径几毫米的秤杆上完成打眼、钻孔、穿纽等工序,其做工之难、之精、之细,令人惊叹不已。

朴实的民俗文化最为真实,承载着历史的发明和创造。相传,古时的范蠡在经商中发现,人们在市场买卖东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便产生了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的想法。一天,范蠡在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见一个农夫从井中汲水,方法极巧妙:在井边竖一高高的木桩,再将一横木绑在木桩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木桶,另一头系上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范蠡顿受启发,急忙回家模仿起来:他用一根细而直的木棍,钻上一个小孔,并在小孔上系上麻绳,用手来掂;细木的一头拴上吊盘,用以装盛货物,一头系一鹅卵石作为砣;鹅卵石搬动得离绳越远,能吊起的货物就越多。于是他想:一头挂多少货物,另一头鹅卵石要移动多远才能保持平衡,必须在细木上刻出标记才行。但用什么东西做标记好呢?范蠡苦苦思索了几个月,仍不得要领。一天夜里,范蠡外出小解,一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星宿,便突发奇想,决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一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秤。但是,时间一长,范蠡又发现,一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缺斤少两,克扣百姓。他想,怎样把秤改进一下,杜绝奸商们的恶行呢?终于,他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属星形,并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以十六两为一斤。目的是为了告诫同行:作为商人,必须光明正大,不能去赚黑心钱。并说:“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会失去福气和幸福;欺人二两,则后人永远得不了‘俸禄’(做不了官);欺人三两,则会折损‘阳寿’(短命)!”

从此,秤这种计量工具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并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与此同时,也不断推动枰的全面发展,有杆秤、台秤、案秤、弹簧秤等,到年,国务院才发布了一律改为10两为1斤的量度单位,开启了度量衡的新纪元。

.笔盒式镇尺

一片春光腾锦绣,千枝新叶舞晴明;汨汨毫端流大爱,拳拳纸上播真情。镇山川江河书万里,宣纸垒圃;塑古今中外几千年,文案筑苑。“文木裁成体直方,高斋时半校书郎(明代朱之蕃诗)”。“三山放翁宝赠我,镇纸恰称金犀牛(宋代张镃诗)”。拜尽古今雅士墨客,借泰山宝塔支笔,用钱塘大潮润墨,四川盆地来作砚,有五台诸峰压镇,倚马挥毫,洋洋洒洒,书就神州华彩。这就是镇尺的前世今生的真实写照。

有一对木雕镂刻的笔盒镇尺,与众不同,笔盒与镇尺两种功能集于一身,兼而有之,可谓构思精巧,独具匠心。材质是硬杂木制成,在上端浮雕一个蝉,与“禅”字谐音,寓一鸣惊人之意;中间雕有翠竹,寓虚心劲节,有节节高升之意;下边触底有浪花波纹,寓意激流勇进,不畏艰难。

丹青国器雄浑厚,翰墨飘香挥自如。镇尺,也叫镇纸和压纸,是指写字作画时用来压宣纸的物件。现代人把镇纸、压尺合称为镇纸,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有金、银、铜、玉、木、竹、石、瓷、以及水晶等材质,面积较小而分量重,有单件,也有一对的,其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其形状奇巧,工艺精湛,堪称文房“第五宝”。镇纸的前身是镇石,之后出现了席镇,席镇是用于压帷帐或席角。以前古人席地而坐,即坐在铺在地面的草席之上,草席四角压以席镇。当纸张出现后,镇纸便出现了。镇纸进入书房的最早可见于文字记录是在南北朝时期,《南史垣荣祖传》有载:“帝尝以书案下安鼻为楯,以铁为书镇如意,甚壮大,以备不虞,欲以代杖”。由此可见,镇纸至今已逾一千五百多年。明代镇纸,其形多为尺状,上有兽钮,如铜虎钮镇纸,长方尺形底座,上有蹲虎一头,虎头雕工细腻写实,虎尾写意粗犷。清代镇尺集观赏性与实用性于一器。如铜鎏金珐琅镇纸,为清代中期制品,铜胎鎏金,然后用珐琅直接涂画在金属胎上,纹饰细腻真实,颇似瓷器中的粉彩,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为文房珍玩中的精细之作。镇尺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制作和使用,造型有了新的变化,材料上以名贵硬木质的为多,既实用,又有艺术欣赏性,特别是摆设很讲究的书房里,镇纸在体现主人爱好、情趣等方面,有画龙点睛之妙。

镇尺,凝聚了书画家和镌刻家的共同心血,也可以说是联袂之作。这种联袂不是随意的,因为书画的章法、笔法、气韵,必须与雕刻的风格气韵相匹配,故此,每件成功的上品极为难得。

作者简介

何景瑞,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初头朗村农民,草根写手,笔耕半个世纪,作品在《中华日报(泰国)》《澳洲讯报(新西兰)》《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精神文明报》《精短小说》《吴地文化闪小说》《中国精短小说年选》《中国闪小说精选》《国际闪小说精选一一星闪瀚宇(第一卷)》《华文闪小说精选》等报刊杂志及年选本发表作品。出版《初头朗的故事与传说》一部,纯文学专著《笔思归——何景瑞文集》一部,用质朴的文字,书写原汁原味的乡土作品,抒发农民草根写手情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