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是书本上的常客,与虹口有着深厚的渊源,他人生中最后十年是在虹口度过的。
今天,我们分享的城市考古路线便与“大先生”有关,“鲁迅小道——以笔为枪民族魂”路线全长米,串联起9处与鲁迅关联密切的场所,再现鲁迅在虹口生活和战斗的足迹。
途经地点景云里(横浜路35弄)—上海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纪念馆(多伦路弄2号)—多伦文化艺术空间(多伦路号)—拉摩斯公寓(四川北路-号)—内山书店(四川北路号)—鲁迅故居(山阴路弄9号)—木刻讲习所旧址(长春路号)
景云里景云里在横浜路35弄,是一条石库门弄堂,只有三排三层小楼。走进景云里,沿逼仄的小巷左转,巷底23号是一幢石库门房子,门前的花坛放着几簇绿色的盆栽植物,配有两扇狭长的黑漆大门,花岗石门条。
景云里23号寓所中居住的鲁迅在这里风云际会,他的弟弟周建人,还有陈望道、叶圣陶、柔石、冯雪峰等都在景云里住过。
考古小知识:年,景云里建成两年之后,沈德鸿来到这里,用笔名“茅盾”写下了《蚀》三部曲。
多伦文化艺术空间多伦文化艺术空间由公啡咖啡馆、公啡书社和文化中心剧场组成。为充分挖掘多伦路上的红色文化、传播红色精神,公啡咖啡馆引入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红色主题剧本杀”、连接多伦路5大历史景点的“红色定向”。
一墙之隔的公啡书社里,“红色文化”的书籍摆放在C位,包括鲁迅选集、左联文学、多伦路红色文化丛书和一系列的优质文创产品。文化中心剧场上演“红色”脱口秀、“红色文化”等演出,表演很潮很年轻,成为青年文化聚集地。
考古小知识:年2月16日,上海新文学运动者讨论会(即:左联筹备会)在公啡咖啡馆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冯乃超、彭康、阳翰笙、钱杏邨、蒋光慈、戴平万、洪灵菲、柔石、冯雪峰、夏衍和潘汉年等。会上,潘汉年传达中共中央主张:停止文艺界内部论争,团结起来筹组左联的决定。筹备会固定在此活动。拉摩斯公寓拉摩斯公寓建于年,由英国人拉摩斯投资,现为北川公寓,算是当时比较高级的住宅。鲁迅、冯雪峰等曾在此居住过。
如今,公寓里仍保持着原来的装饰艺术派风格。推开公寓大门,挑高楼层开阔舒适,二层以上设阳台、花式铸铁栏杆......公寓里还保留了当时的旋梯,木质楼梯扶手雕刻极其精美,水磨石子地面更是复古感十足。在拉莫斯公寓三楼的寓所里,鲁迅先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纪念》等多篇檄文。
考古小知识:鲁迅在拉摩斯公寓居住了三年,在这里,鲁迅与“左联”冯雪峰一起编辑出版《前哨》,见到了陈毅、陈赓,两度掩护瞿秋白夫妇。
内山书店内山书店由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内山完造先生于年在上海开设;年迁至四川北路号现址。中国当代文化巨匠鲁迅先生生前常来内山书店购书、会客,与内山夫妇结为挚交,并一度在此避难。
虹口联合多方共同打造“·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把内山书店旧址和新华书店山阴路店整体贯通,总面积为平方米左右,全方位陈列展示鲁迅作品。
考古小知识:上世纪30年代的内山书店曾是上海左翼书刊的主要出售点和中日进步文化人士的聚会场所,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木刻讲习所旧址木刻讲习所旧址,位于长春路号。年8月17日至22日,鲁迅先生在此举办了暑期木刻讲习会。他邀请了内山完造胞弟内山嘉吉前来主讲,并担任翻译。当时参加讲习会的学员有13人,虽然时间不长,只有6天,但却点燃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熊熊烈火。
馆内展出了13位学子当时创作作品的复刻版本、后世木刻版画创作者的作品稿件、当时课堂的场景复原,以及版画相关的工具和图书。讲习所二楼,社区居委会将办公室搬到此处,为居民答疑解惑、解决难题。
考古小知识: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不同于古代版画的复制,而是“以刀代笔”,画、刻、印皆由木刻师自己完成。为促进青年的技艺交流和观摩,鲁迅先生亲自动手编印了《木刻纪程》,写下约30篇木刻集序跋、专论,鲁迅也被人们推为“中国新兴木刻之父”。今天的城市考古路线就分享至此
你对“大先生”有哪些了解呢?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编辑:何娉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年虹口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推进会举行虹口区人才会议召开筑牢本区文旅场所防疫屏障,监督专线等你call!强国复兴有我!虹口奋进者影像作品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