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过,暑去凉来。诗云:“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很快,姑苏城中便会浮动着金桂的暗香——中秋就要到了。
姑苏对于中秋的讲究,古已有之。据吴江《黎里志》记载:“(吴中)别无靡费,惟此一节(指中秋节),需费无算”。意思是说,吴地人没有其他大的节日花费,除了中秋!此言不虚,翻阅古籍,会发现吴地明清间中秋习俗多达数十项,风雅之极,饶有情趣。
到了中秋日,吴地人家每家每户都要设香炉、灯烛、瓶花等物,供奉月亮。市面上会售卖“月光纸”,上绘月宫、桂殿、捣药玉兔等图案,极为精美。
到了夜里,各家在桌子上摆上“子孙藕”(业已生枝的藕),“和合莲”(莲藕有子不空房者)、“荷花瓣”(以大瓜细镂而成)等吉祥物,在庭中烧斗香,拜月。拜毕,焚“月光纸”许愿,一家人围坐聊天赏月分食供品,谓之“斋月宫”。
说到供品,就不得不说到月饼。
月饼为中秋必备之物。中秋前后,吴中各个饼店、名茶食店最显眼的地方一定是留给月饼的。它们大小形制不一,有豆沙馅、玫瑰馅、百果馅、鲜肉馅等多种。吴地市民争买相送,以象征团圆之意。古诗有云:“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
人圆月圆,亲朋好友欢坐一堂,觥筹交错,又称之为“月下飞觞”。
中秋,吴地人家各有赏月之宴,陈瓜果于庭阴,开筵招客,谓之“月下飞觞”;合家围饮,谓之“团圆酒”。
吴地习俗,常以中秋之夜的晴或雨来占次年元宵的阴晴,谚语云“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雨打灯”、“雨打上元灯,云罩中秋月”,据说十分灵验。
除此之外,八月十八日携几位亲朋好友游石湖,赏行春桥下独有的“石湖串月”之景,是中秋的延续,也是一件雅事。
“石湖串月”是苏州胜景之一。吴俗八月十八日游石湖,傍晚可以看到行春桥下九洞串月之景。石湖为太湖一湾,横跨石湖的行春桥,九个桥洞,又叫小长桥。每逢八月十八日,月光初起,影子穿过桥洞倒影在水中串成一条线,非常的迷人。
源于上古时代秋夕祭月的中秋节,自两汉以降,便成为古老中国最有韵味的传统假节日。这一天,人们祭月、赏月、食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将那美好愿望、思想之情、爱慕之意寄于云端玉盘。
为了让传统节令距离年轻人不再遥远,苏州博物馆文创携手中华老字号“乾生元”,用博物馆的专业与老字号的文化底蕴,打造一款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中秋文创礼盒。
从遥远的历史深处走来?也许还原它本来的面目,才是最好的方式。
苏州博物馆扎入故纸堆中,试图寻回被遗忘在现代生活中的传统中秋习俗。
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记载,中秋祭月之仪,颇为讲究——月光有神,需以水果糕点进奉,并在祭拜之时,焚以“月光纸”,遍洒果饼。
我们从“月光纸”着手,复刻旧时中秋,斋月宫、食月饼、月下飞觞……让传统鲜活起来。
配上甜美的桂花酒,准备了精致的月饼;只为让你,在那月圆之夜,携一盒匠心独运的中秋礼盒,提一壶佳酿;走亲访友、聚会雅集。
即便是独自身处异乡,也可在那白月光下,以盒中物件拓印一张月光纸,向月而拜,许下心中愿望,寄以思乡之情。
“月光纸”是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品类之一。
我们特邀桃花坞木版年画的非遗传承人乔麦加入,复刻旧时“月光纸”。她是从业15年之久的80后,一位年轻的“老”匠人。
传承——她师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房志达、王祖德,广东省现代水印版画研究院执行院长卢平先生。
创新——浸润于江南文化的她突破以往“多子、多福、多寿”等单调的主题与热闹画风,通过特有的套色工艺,以更细腻的线条与淡雅的色彩,着力刻画江南恬淡、宁静的慢生活。
乔麦说:“桃花坞年画不只是一幅幅漂亮的产品,更是经典的艺术符号,其艺术特质可以在更多领域使用和推广”。
最终,我们在乔麦的诸多作品中,挑选了她复刻的《一团和气》作为本次设计核心。
东晋时,高僧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修行,30余年来,无论是谁前来拜访,他都送客不过虎溪。一日,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来访,三人相聊颇为投机,临别时,慧远相送,不知不觉间送过了虎溪,引起虎啸声声,三人相视大笑而别——这便是“虎溪三笑”的缘来。
明宪宗成化皇帝曾借用这个典故,亲作《一团和气图》,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想,融入在画中。民间艺人借鉴明成化帝的《一团和气图》,将其加以改造,创作出适合民间精神需求的一团和气年画。
画面人物亦老亦幼,佩戴“日月同春”锁,笑容满面、憨态可掬,身着富贵锦衣、手持书有“一团和气”的手卷,给人一种温馨、喜庆而又诙谐的感受。
乔麦以《一团和气》为原型,融入新元素,进行了重新设计,使之更符合现代审美,又丝毫不减弱天下同源、和气喜庆的美好寓意。
如何让这款月饼能够不落俗气?如何使这款月饼在中秋节诸多礼盒中,不被湮没?如何将这款月饼融合时尚与传统?
我们提炼其中的元素并结合园林的花窗造型,在设计上进行重新表达,并赋予每一个图案以美好寓意。
它,必须好吃
在口味的选择上,我们尝试了更符合现代人饮食习惯的创新口味,经过数十轮回品尝及研发配比,并且尽量降低糖份和脂肪的比列,最终确定了这五款口味:
双色月饼,采用一种特殊的工艺,必须依靠纯手工来完成,做工精细,颜色过渡自然美观。
《周易系辞上》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寓礼意于礼器,也就是所谓的器以藏礼。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讲究礼制的国家,盛装食物,也是一种礼。
食盒,是中国古人用来装载食物的一种器物,却又远非器物。它浓缩了古人内敛含蓄的情感,食物的温度,生活的温度汇集在了一起,于是也就成了一种文化——有礼、有美、有雅。
于是,我们设计了两款木质食盒:
它,必须是木质的
桃花坞木版画所有的刻版均是木质,因此,为与这个古老的非遗工艺相呼应,木质成为了这个食盒材质的首选项乃至必选项。
它,必须是圆的
中秋月圆,寓意月圆人圆事事圆满。“一团和气”的图案亦是圆满纸形。所以在最初的设想中,圆形就成为了这个食盒的不二之选。
当然,这样的选择也无形大大增加了制作的难度:如何解决木料的收缩膨胀问题,如何让木质稳定,保证几层之间能够严丝合缝……
一个个技术难题需要去攻克,因此我们也尝试了不同的工艺和材质,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希望能够给大家呈现一款经典的产品。
它,必须是好用的
我们为单层木盒增加了包袱皮,方便拎握。
木盒可以收纳茶饼或杂物,包袱皮既可以做茶垫还可以佩戴。我们为双层木盒设计了伸缩提手,以便节省空间。
夜色中,拎着食盒款款而来,斋月宫、走月亮、食月饼、月下飞觞,体验一次充满仪式感的旧时江南中秋佳节。
我们希望,这个食盒不仅仅是出现在这个中秋,它还可以融入你的生活,长久长久的陪伴你的岁月……
没有过时的手艺,只有永恒的艺术。机器永远也无法取代手作的温度,不能替代手艺人一刀刀刻画线条的力度,以及倾注其中的时光和情感。
这将是一次和桃花坞木版画的“亲密接触”:在特制的Mini木刻版画上,亲手体验“东方古艺之花”的魅力。
为降低手作难度,我们对工具、颜料、纸张等物品进行测试,改良和调整,在东西方的印制工具中寻找平衡,只为更佳的DIY体验。
图片「mini版画在不同工具和颜料下的印刷效果测试」
每当选定一个主题去做文创产品设计研发时,都是一次新的学习和回顾——了解“它”、爱上“它”、成为“它”,给它一种新的生命与存在。当看到它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我们心下的喜悦将无以言表。
以上文章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