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所艺术院校教师作品将在沪展出,折射美

“师坛锦瑟——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师优秀作品邀请展”将于年11月25日在中华艺术宫开幕。“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获悉,这是继年“杏林撷英——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优秀学生作品邀请展”后的又一次重量级的展览,此次展览的侧重点从学生转化为教师,且不限科系和地域,云集了全国50所美术院校的教师教学作品,展览期间还有“中国美术教育名家谈”,新中国第一代美术教育家靳尚谊、詹建俊、邵大箴等,就美术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创作、科研与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实践体会与经验总结进行专题论坛,且上海美术学院的“上美讲堂”也将走出学院开设多场面向社会的公开教学课。展览海报在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看来,展览是一次教学交流,也是一次大检阅,上海美院搭建平台,每个院校把自己最优秀的教师的作品呈现在中华艺术宫,同时在教师层面对新中国的高等艺术教育进行总结、交流、回顾和展望。互相能够照出自身教学上的问题。尤其在发展美育概念下,不单纯把专业美术教育局限在课堂内,也把美育渗透到生活中。赵旸,课堂示范《两个人》,油画,90x90cm,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认为,在文教结合的背景下,把全国优秀的教学成果在上海整合、展示,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局面,可以促进全国高等美术教育综合水平的提升。同时此次展览也是院校优质的文化和教育资源向市民、向社会开放的平台,也是文教结合和美育的践行和实验方向。邱松,《通天沙塔》,建筑设计,×cm为期三年的“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成果系列展”为上海文创50条的重要项目之一,以中国美术教育发展战略为核心主题,梳理、总结、反思和前瞻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之路,通过三年的系列展览及论坛活动,回望、审视中国百年美术教育的文脉历史,思考当下美术教育中的问题,前瞻并谋划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未来发展。谭逸冰,《苏州园林写生》,68x46cm,中国画,年根据“系列展”策展人,上海美院教授李超介绍,与“杏林撷英”一样,“师坛锦瑟”从全国0余所美术院校中,选取了50所院校拥有30年以上校史的学校(院)参与,主要展示0年以来,教师的教学示范和科研创作,共展出多件作品。50所院校,件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平均每所院校只展出10余件教师作品,所以如何在这样的平台上展示各所学校的教师水准和教学理念,让人期待。且不同于此前的学生作品展打乱排布,此次展览作品按照学院分类布展,观众可以清晰看到各所院校的特色,同时也全面展示当下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学术面貌,对应当下高等美术教育相关学科发展的专业格局,营造多元共存的主题内涵。王僖山,《一年到头.之四》,套色木刻版画,83xcm,展览期间,还有多场论坛,主论坛以“提升高等美术教育的创造力、创新力、成才率”为主题,以“专业建设,教学相长——中国当代高等美术教育教学的核心要义”为主线展开讨论;分论坛根据“美术教学模式与教学体系的结构性调整问题”,分别进行美术、设计、理论三部分的专题学术研讨,藉此沟通切磋师资“术业兼修”之道。新中国第一代美术教育家与各所艺术院校的一线教育者共话艺术教育的现在和未来。洪峰,《浴火危城--伍连德博士抗击东北大鼠疫记事》,雕塑设计稿“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年“师坛锦瑟——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师优秀作品邀请展”后,年“春华秋实——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文献展”也已经开始筹备,届时将出版三届“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成果展”的合集,通过展示和共享教师、学生的优秀创作成果和百年美术教育教学文献,以及新中国美术教育70年成就的研究成果,共同思考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战略问题。胡林辉,《知竹——竹文化展示空间概念设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