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民间的“甲马纸”,亦称“甲马”、“纸马”,是一种木刻纸画,是白族原始巫术礼仪尚遗民间的一种木刻作品。这是一种古老神秘的用于民间祈福消灾祭祀活动的民间木刻版画,流行于云南各地,其中大理白族甲马最具特色,又称为“纸符”。大理白族甲马由于历史的原因,一度被当作封建迷信而禁止,但其在民间的生命力经久不衰,即便在非常时期,老百姓也从来没有停止使用它。
白族甲马始于白族古代社会,是大理白族在进行祈福禳灾祭祀活动时用来焚烧的各类雕版印刷品的总称。汉晋时期,中原汉族地区有一种“甲马”,即“俗于纸上画神佛像,涂以红黄彩色而祭赛之,毕即焚化。”白族先民很快引进了汉族的“甲马”,用这一形式来表现自己的传统文化、民族意识。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白族甲马”。无论是在制作和内容上都与中原汉族地区的“甲马”有了严格的区别,虽然源于斯但已经不同于斯了。
甲马纸主题有祈求平安、招财求福、求子求学、驱鬼避邪等内容,也有祖先崇拜、本主崇拜、自然崇拜、佛道神灵及万物有灵等内容。图形种类则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有神袛鬼灵、飞禽走兽、自然山川、建筑交通等等。每一幅甲马纸都代表着一种信仰、祈求和祝福,都有一一个深动、神奇的故事或传说,都有不同的祭祀、祈福用途。神密的甲马与神密的自然崇拜、本主崇拜、民俗、宗教,以及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白族甲马的制作为木版雕刻,手法以阳刻线为主,粗线接近于面,木刻后水墨印制,产生出线条简洁粗放,线面错杂纵横、虚实变化,而又协调统一、古拙朴实的艺术效果;在构图上,千变万化,打破了复制木刻千篇一律的程式。刻工凭着他们纯真的感情,不循固有的技法,毫无顾忌地握着手中的刻刀,在自由的想像中把心中的意象挖出来,最后在刻绘的文字和图案上刷以各种自制的颜料套印在手工制作的“土纸”(树皮做成的纸)上。
在刻工如此自然朴素的思想下造就了白族甲马内容上的丰富多变,其表现内容主要有三类:一是白族固有的“图腾”,如“苍龙”、“财龙”、水府龙王”等;二是白族特有的“本主”,“本主”是白族民间宗教信仰中的主要内容,源于白族先民原始宗教中的自然神“社神”崇拜,在白族甲马中,“本主”神占有一定的数量,典型的如:“水草大王”、“阿利帝母”、“品殿大王”、“本主娘娘”等;三是白族先民原始自然崇拜的各种偶像和白族民间信奉的各种神祗,如“家神”、“喜神”、“土地之神”等。
白族的这三大类甲马,用途涉及了白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从事的主要活动,遵从的宗教信仰,自身的生活习俗、伦理道德、审美观点、艺术歌舞等各个方面,将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崇仰意向和生存欲求知欲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生命感受和表达体系,一张张甲马作为白族人民的精神载体,把祈祷者的请求或心愿,迅速地传递给神灵,祈求神灵保佑。
白族甲马是一个版画创作的过程,制作方法简单却需要精心的设计、精湛的刀法,刻工遒劲,独具匠心。首先将文字和图案反笔写在木板上,然后进行精细雕刻,最后在刻绘好的木板上刷以各色颜料,再将刷好颜料的木板套印在纸上(当地居民常自制纸张),让印好的纸风干,一张精美的甲马纸就制作完成了。它是大理木雕技术、印刷术、造纸术在原始宗教祭祀用品上的综合反映,同时体现了白族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民间工艺美术等方面的价值。
大理地区的白族甲马纸制作是一项历史悠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在白族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品种齐全、图案精美的白族甲马纸,是大理木雕技术、印刷术、造纸术在原始宗教祭祀用品上的综合反映,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甲马纸与白族人民生活、宗教信仰息息相关,是一门“活”着的艺术。现今学习甲马纸做的年轻人屈指可数,年,白族甲马纸制被作列为大理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这独具地方特色的云南民间宗教艺术不断的传承下去。
(注: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