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系列之意境深远

苯丁酸氮芥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70224/5231295.html

情与境谐,意与景会

所谓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形象系统,以及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审美想象空间。只有作者内在的“意”和外在的“境”高度融合,才能真正让意境“深远”起来。

一、注重画面的诗意美

朱自清先生在《关于散文写作》中指出:“意境似乎就是形象化,用具体的暗示抽象的。”写作时,要精心描绘“具体”的、“形象化”的艺术画面。如贾平凹散文《月迹》,描绘了三幅富有诗意的画面:一是孩子们在屋中盼月,月亮款款地、悄悄地溜进来了,一会儿又没了踪迹;二是在庭中望月,望月中桂树嫦娥,看甜酒杯中浮起圆圆的满月;三是到河岸边寻月,两处水中都有月亮,月亮那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这宁静甜美的画面中,透露出孩子们真挚、纯洁、天真而富于幻想的情趣。“月亮是什么呢”“月亮是个好”,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热烈憧憬与向往。这篇散文将如画之景、景中之人和深邃之意、纯真之情融为一体,创造出诗意盎然的优美意境。

[片段示例]

找一个普普通通的江南小镇,我陪你去看看江南的春天吧。出门前别忘了带上一把古老的油纸伞,清明时节,江南少不了雨。霏霏的细雨,不断地飘到黑瓦白墙上,飘到深深的雨巷里。那已悄悄站立了几十、几百年的老屋,因雨而变得灵动起来。滴滴晶莹的雨珠从瓦楞间滴下,滋润了小巷内鲜嫩的青草,也奏出一曲我所深爱的江南丝竹,清脆如珍珠落地,简洁如琴弦轻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朝的春雨一直下到现在,江南的景也一如宋朝般雅致。

江南的春天,河水也因多雨而变得格外新鲜明丽。你可以坐上小巧整洁的乌篷船,静静地看那穿着印花布衣裳、鬓旁插朵梨花的船家女,轻轻摇动船桨,破开平滑如绸的湖面,溅起点点新绿的水珠。如果有兴致,你还可以掏起一捧清水去体验她的美丽。船要过小桥了。江南水多桥也多,不管是平平的石板桥还是弯弯的石拱桥,都记录着江南人有条不紊的生活。他们会在早晨上菜场拎回一尾鲜鱼,也会在傍晚领了儿女回家。小桥上已被磨得光滑的台阶,向你讲述着江南人安宁的生活。

走累了,选一个用老虎灶煮水、白瓷杯沏茶的老茶楼喝口清茶吧。轻轻闭上眼睛,任那片片碧绿的茶叶在杯中轻轻打转,幽香的气味在空气中弥散开来,进入你的心中,悄悄熨平你心底每一个不快乐的地方;桌上的青团是清明的时令食品,糯糯的,有一丝清甜。此刻,你可以尽情享受这不经意的快乐。

透过茶楼那镂着花纹的阁窗,偶然看到人家院里的动人春色:粉嫩嫩的桃花,白晶晶的梨花,还有墙角那不知名的紫色的小野花。你会想起童年时放学回家,站在左邻右舍墙外嗅着花香而不忍离去的情景,心里该是无比怀念了。

(选自中学生作文《江南·清明》)

作者从朱自清《春》、郁达夫《故都的秋》等名篇中汲取营养,以柔婉的笔调,细腻生动地展现了秀丽迷人的春景图。文中绘春雨、流水、小桥,写茶香、青团、普通人家院落里的春色,无不紧扣时令特点,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通篇画面感很强,且字里行间洋溢着深深的爱、眷恋的情。

二、追求画面的音乐性

即在艺术画面的描绘中追求语言的音乐性,或在艺术画面中融入与文章内容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音乐元素,达到一种诗乐结合、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如《史记·刺客列传》之“易水送别”这样写:“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该片段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微歌声,垂泪涕泣,形成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微之声”复为“羽声慷慨”,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这慷慨悲歌的曲调,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赴汤蹈火、义无反顾!

[片段示例]

古道口,四月天,不见艳阳,只见沙。风丝毫不逊于腊月、正月里的疯狂。渡口凌洪汹涌,冰块一堆挤着一堆,像去赶集,又像是走西口的精壮男人们,一伙一伙相跟着,去外面寻找钱,寻找生活。可又有多少人再踏上这块故土,见一见娘亲和娇妻?

……

春去春来,风行风止,水涨水落,总能看见她挎着篮子徘徊在黄河渡口。采一会儿苦菜,她就站直了腰向远处瞧瞧,红围巾随风招展。老远的船夫看见了,叫个不停:“大妹子,还等哪?”

她默默地站在沙旁河湾,注视着古道口,祈祷着河神,不知不觉地低吟着《走西口》:“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泪长流。哥哥你别变心,妹妹我守在村口——”

(选自考场作文《黄河需要诚信》)

雄浑、苍凉的图景,凄楚、悲切的点染,俨然构成一幅刀法粗犷、线条古朴的木刻版画。而“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泪长流”这样哀愁宛转的千古悲曲,则仿佛整幅木刻的背景音乐。黄河边上曾经演绎过几百年的生死离别、长盼苦守,被该考生铺排得从容有致、舒缓自如,在浅浅的叹惋之中蕴蓄着感人的恻隐之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