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鲁中国画处在大变革时代的骄子

石鲁原名冯亚珩,因崇拜清初大画家石涛和现代革命家、文学家鲁迅而改名石鲁。石鲁是20世纪中期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与众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使其在中国当代画坛上卓然独立。

年,石鲁出生在四川省仁寿县文宫镇松林湾一个冯姓的大地主家庭,取名冯亚珩。家中高祖经商发财,祖父收买田产雇工务农,有土地千倾,庞大的庄园和万卷藏书的藏书楼,成为当地大地主家族。冯亚珩的父亲石祖父七个儿子中的长子,母亲王氏出身书香门第。在祖父当家的大家族里,冯亚珩在家族同辈中排行老九,所以他晚年的印章中有“冯门九子”。

冯家对子女的教育尤为看重并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在自家宅院专门办私塾,从成都请知名学者担任老师教学。冯亚珩从6岁起便进入私塾,学习国学经典,直至15岁。

年起在延安的10年间,石鲁先后在延安的陕北公学、西北文艺工作团、《群众日报》社、延安大学、陕甘宁边区文协工作,并创作过许多反映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木刻版画作品及其他多种形式的艺术作品;同时他也是年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参加者。

“要做革命的美术家”这一信念使石鲁在艺术创作中坚持现实主义的风格。即是绘画形式语言的一种外在表现,作品内部又追求一种革命浪漫主义的理想。从四川到延安,动荡严酷的战争年代和艰苦的延安生活,让石鲁从一个大地主阶级的富家子弟,转变为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国共产党员。

一个从20岁到30岁的青年石鲁,此时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艺术理想,这种变化可以说是影响了他后来一生整个的艺术创作。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大潮,石鲁秉承着“从生活入手”的宗旨,深入青海藏区、宝成铁路、兰新铁路建筑工地,祁连山、乌鞘岭、陕南和陕北。与建设者同吃同住,为劳动人民画像,用画笔展现和歌颂新时代、新气象。

石鲁是中国处在大变革时代的骄子,他是英雄主义思想的代表,也是走在革命前列的创造性艺术家,他身上兼有革命的艺术和艺术的革命两种品格。因此,他笔下的画面气势磅礴、笔力千钧,为中国传统绘画向现代转型做出了巨大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