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故事张军锋用木雕刻画人生

  木雕是我国一项民间工艺,在众多的工种分类中被誉为“精细木工”。在过去,木雕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像红木家具、祠堂、亭子、塔等家具、建筑上都有木雕作品。它是一个文化载体,也是一个文化符号,每件木雕作品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门流传了千余年的手艺,在商洛市商州区板桥镇,仍有一个人在将它默默地传承下去。他就是商洛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代传承人张军锋。

正在雕刻作品的张军锋

  走进张军锋的金克木艺术馆,只见他正拿着一把小巧的雕刀在一块牌匾上精细雕刻、反复打磨,旁边摆满了各式工具。房间里更是摆满了各式牌匾造型,将工作室占得满满当当。看到有人进来参观,他便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故事。

  “这幅‘陕西商州丹曲大舞台’牌匾是由陈彦先生所写,他是在宣纸上写的,我把它复印下来,调整字体大小,过稿在木板上,采取阳雕的办法刻下来,其中有些飞白都要处理好,刻出来的效果才会好,更好体现立体感。”张军锋说。

  张军锋,字春风,号商山耕夫,年11月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板桥镇板桥村。张军锋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坚持传承、精进、创新的原则,曾临摹历代书法名家字帖,经30余年勤学苦练、不断进取,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早年间,为了谋生,他远赴广州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匠人雕琢的精美木雕作品后,就深陷其中,于是开始拜师学习木雕。由于他本来就有深厚的书法基础,在跟着师父系统性学习后,很快就将木雕手艺学得炉火纯青。

  回到老家后,张军锋又拜商洛木雕传承人郭树寿为师,学习木刻画……就这样,他在书法和木雕上不断精进。后经商州区文化馆推荐,他又参加陕西师范大学第十一期传统雕刻传承班,毕业手工雕刻作品《寿》字木匾被陕西师范大学非遗展馆永久收藏,并被吸收成为陕西省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进一步提升了他的雕刻技艺,还被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称作“左右开弓的艺术家”。

  “我写了39年字,刻了28年匾,我基本上可以拿刀代笔,相对刻出来比较精细。像新商洛中学校名、金凤山《启秀阁》塔上十套牌匾、丹江码头、丹江公园《梨园亭》牌匾、商洛陆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巨石厂名都是我给刻的。”谈起自己的作品,张军锋骄傲不已。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传统工匠也在慢慢减少。作为商洛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代传承人的张军锋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一定要将这门木雕技艺传承下去。2月7日,受邀参加商州区年春节在外创业返乡人才精准对接座谈会,让他又激发了新的活力和想法。

  “我有一个想法,由于商洛的书画名人比较多,我想结合全区文化创意产业链发展,将这些书画名家特别是书法名家的作品,采用阴雕、阳雕、阴阳雕的方式刻成牌匾,计划刻套,在板桥镇建一个商於古道古匾展览馆进行展示,用实际行动传承木雕工艺,也为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张军锋对未来已经有了具体的规划。

  “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乡村振兴大发展,工匠精神美名传”。这是张军锋的感悟,也是木雕技艺传承的目标。(实习记者寇静记者王斌通讯员姜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