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YIFANG来源
界面艺术
秦古美术馆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号。作为G国道上海段的主要组成部分,曹安公路来往车辆络绎不绝。美术馆贴着喧嚣的公路,竟神奇地隔出一方僻静园林出来。这里是一所集书画展示、瓷器珍藏、国学艺术培训、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文化机构,其前身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
馆内展览多为免费,茶室、工作室也是半开放式,与展厅贯通,穿梭在其中的人们似乎已经无需分辨主客,来者自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无论是欣赏艺术品的游人,还是工作室里埋头创作的艺术家,抑或是在园林里跑来跑去的娃儿,都能在其间收获自己的快乐。
秦古美术馆馆长陶贵样
馆长陶贵样和陶结缘颇深,年,他使用各处搜集来的老建材在新泽源画家村建成了秦古美术馆,年因附近拆迁,将美术馆改建到了附近的新址。自建馆以来,秦古美术馆为江桥地区的学校和周边社区提供了文化交流和互动的平台。馆内陶瓷工作室常向公众开放,邀请街道组织和亲子家庭参观工作室、和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们面对面交流;今年秦古美术馆也是连续第三届承办“封浜杯”中小幼师生艺术作品展。馆内既展出笔力苍劲的名师杰作,也展示拥有稚拙之美的幼儿手笔,“传承”一词在此得到具像化的展示。
来到秦古美术馆,参观者会发现自己真正的在与艺术零距离接触,偶遇国家一级美术师的几率相当高。窑坊的大桌上放着待烧的瓷器,画瓷艺术家的作品或许出现在图书馆的浮雕墙上、或许出现在联合国代表团接待大厅、又或许出现在各大美术馆、文化机构的馆藏里,而在此处,它们以最原生的姿态放置在窑坊中,等待高温的淬炼。
瓷器在烧制过程中,需要迎接不确定性,陶馆长像写日记一样,每烧出一窑都会在朋友圈进行记录,发色是否漂亮?是否有破损?截至发稿时间,秦古美术馆新馆已经烧出了第一百零六窑。“秦古又多了几件好作品,”陶馆长感叹,“能够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还能获得这么多支持和帮助,我感到非常幸运。来美术馆做活动的市区市民越来越多了,来了都说整体感觉不错,就是远了点。等14号线地铁通了就好了……”
到访那天正值周一,本应是闭馆时间,然而秦古美术馆仍然大门开放、热情接待来访的参观者。阳光透过门廊照进画有八仙的瓷板上,入口处有对父母拉着孩子的手轻轻迈进门槛。此时全国性展览“镌刻百年”全国木刻版画作品展即将结束,陶馆长慨叹说,这个展览非常的好,可惜展期太短:“想要能够让更多人看到,所以我们周一也开着,闭馆时间也延长了些。”
界面艺术:陶馆长,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想和您了解一下秦古美术馆坐落的位置有什么特殊之处吗?筹备选址的时候您是怎样考详的?
陶贵样:我是年来江桥创业。年的时候,因为我自己也喜欢写写画画,正好听朋友说新泽源有个画家村,我们就过去看,虽然这个地方外面有些乱,但画家村里面的感觉还不错。我们志同道合的几个兄弟一起开始创办秦古文化,美术馆呢就建成徽派建筑,当时我三百六十几天,基本天天都是在现场,听到人家说哪里要拆房子,我们就赶快过去,去搜集木头、老青砖。像我们嘉定这边老房子,有些青砖上面是有字的。
秦古美术馆旧馆
界面艺术:据说美术馆的建筑材料是从各地搜集来的老材料,在建筑和空间规划方面您是如何去考虑并且逐步推进进程的?您为何选择使用拆下来的材料作为建材?
陶贵样:这些材料是有历史沉淀在里面的,我个人觉得看上去比新的东西还舒服,适合做装饰。老木头虽然成本不高,但相比于新木头来说没有火气,人坐在上面可以静下来,听听音乐、看看书,是很修身养性的环境。
美术馆搬迁之前就有很多人到那边拍照分享,比如下雨天的时候,大家坐在那里就会很有感觉。后来园区要统一规划,当时新泽源附近有些脏乱差的问题,就统一拆掉了。因为陶瓷是江桥的特色,五头文化(纸头、布头、石头、木头、瓶头)之一,我们的陶瓷作品都出自上海名家之手,也和周边学校社区互动得很好,所以我们被推荐搬迁来到新馆这个位置,年时,这边也是一个建材市场。我们改建的时候不舍得扔旧馆的老建筑材料,就都给移过来了,毕竟还是有些情怀。修旧馆时,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只休息了一天,天天都在那儿。旧馆搬迁前,我也请了很多老师把它画下来,做一个留念。
秦古美术馆旧馆的桌椅
旧馆搬迁前,艺术家们留下关于秦古的画作
艺术家严红起以绘画做留念
界面艺术:您收集各地来的老材料困难吗?
陶贵样:当时如果我们得到消息,说哪里要拆房子,就会去问能不能收他们拆下来的材料。有些人觉得这些东西不值钱,但也不愿意给你拆下来,因为工钱不够嘛,那我们就请人家过去拆。像我们的陶瓷瀑布和水池上面贴的这些,全部都是老陶片,是从以前的老窑址里面收集过来的,我当时从收古玩的地方拉了两车的老陶片,成本很高。这种东西越来越少了,现在景德镇老窑址也是不能挖的。
界面艺术:秦古美术馆经常接待团队和组织来参观展览、参与工作坊,来访的客人通常对陶瓷、陶艺了解得多吗?
陶贵样:真正了解的还不是很多。所以我们馆内也有播放陶瓷工艺宣传视频,也有窑坊可以参观,基本的流程我们这边都可以看得到。来访的客人不用特意去到景德镇就能了解陶瓷工艺的各个环节。而且和景德镇不同的是,那边的窑坊大多目的是卖胚,但我的目的不是卖胚,我的目的是要普及这个工艺。我们有合作很多非常优秀的艺术家,纸本上画得极好,那么和陶瓷工艺进行结合,就能输出非常好的陶瓷艺术作品。
我姓陶,祖辈可能也是陶工,所以如果我能够对我们国家的陶瓷文化做一点小小的贡献,让更多人了解陶瓷工艺,是非常好的事。
界面艺术:有哪些和客人的交流让您印象特别深刻?
陶贵样:有位政法的老领导以前喜欢画油画,看到我的一张陶瓷作品,觉得陶瓷的颜色也能这么亮、这么绚丽丰富,就想要画一画。还有位科学院的领导来体验之后,经常在家画好纸本,再到这边来画瓷。把自己画的盘子放在家里做果碟,或者画个茶杯等等,这些都是能用上的。画在纸本上也只能挂起来嘛,做陶瓷工艺,能和生活用品结合起来,会让人很有成就感。
我觉得艺术确实需要环境和土壤,包括我自己开始对艺术感兴趣,也是因为我小时候村里有个教书的先生经常给人家写对联,我觉得很有兴趣,自己也开始写,一不小心就在学校的比赛拿了个全校第二名,兴奋得不得了,从那以后就开始慢慢走向艺术这一方向。现在我能把自己喜欢的事做成事业,也是和政府对文化的支持分不开的。
界面艺术:您这边展览的主题通常是如何确定的呢?
陶贵样:今年是建党百年,也是新兴木刻版画九十周年纪念,正好在这样一个节点上,作为一个文化单位,我们希望能够办一个展览来普及版画艺术的知识和版画里的历史。一般举办全国性展览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当时也是想碰碰运气,最终策划案得到了中国美协的认可。我们今年做了很多建党百年纪念展览,有一个陶瓷印章展,叫“中国红·心相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百将陶瓷篆刻展”,篆刻了一百位已故将军的诗词。因为是红色主题,我们用的颜料也是中国红颜料,那么“心相印”怎么体现呢?有两种表现,一是陶瓷印章刻制出来,我要通过一面镜子把它印出来展示,印出来这个形式就代表着“心相印”,也就是党和人民心心相印的意思。又是镌刻我们一百位已故将军的诗词,意思是指我们拥有今天的生活离不开革命先贤的奉献。
中国红用在陶瓷上特别的合适,因为陶瓷的英文是china,陶瓷红就等于中国红嘛。还有一个展览叫“建党百年,历历在目”,现在人们家里用挂历的少了,以前的挂历上好多画都是艺术家的作品,很多人都非常喜欢,过了多少年也不舍得扔掉。我们就想着以展出挂历的形式来做纪念。
界面艺术:在“镌刻百年”全国木刻版画作品展上,我们可以看到四个篇章“峥嵘岁月、雄关漫道、春回大地、大江东流”中的作品有着多种不同的思想内涵和形式风格,有哪些您特别喜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