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徐冰宣读年“千里行提名奖”获奖名单
面向应届毕业生的中央美术学院学术最高奖“千里行奖”评选揭晓,由学校学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委会经过严格评审,届10位毕业生获得“千里行提名奖”,大奖“千里行奖”再度空缺。“千里行奖”自年设立以来,大奖已经连续三年出现空缺,这也体现了中央美院严谨的学术态度,年两位毕业生同学分享大奖,年一位本科生同学独揽大奖。
“千里行奖学金”是中央美术学院年开始面向优秀应届毕业生设立的奖学金。这一奖项是由青岛千里行集团有限公司为学校捐资万元事业发展基金设立的,是面向全体应届毕业生设立的学术最高奖,用于表彰在毕业创作和毕业论文中具有较高学术性、开拓性和创新性的优秀毕业生。奖项包括“千里行奖”和“千里行提名奖”,每年由学校学术委员会组织专门评审委员会评出。自设立以来,年颁出“千里行奖”2名和“千里行提名奖”6名;年颁出“千里行奖”1名和“千里行提名奖”6名;年颁出“千里行提名奖”10名,“千里行奖”空缺;年颁出“千里行提名奖”10名,“千里行奖”空缺。
今年“千里行奖”的评选,初期由各院系推荐,有85名同学入围,最后经过学校学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委会严格评选,本着严格的学术标准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千里行奖”再次出现空缺,10位同学获得“千里行提名奖”,他们是:中国画学院本科毕业生张皙晨,造型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生游钦煌、造型学院版画系硕士毕业生吴彦臻、造型学院版画系本科毕业生李百舸、造型学院雕塑系本科毕业生汪加兴,实验艺术学院硕士毕业生王长城,设计学院本科毕业生梁文华、高宁研,建筑学院本科毕业生卢柏沄,人文学院博士毕业生赵蓉。
年“千里行奖”评选现场
宣传部孙文/文图
年“千里行提名奖”获奖作品
姓名:张皙晨
学号:
《矢量》系列,纸本,cmx57cm
《矢量》系列,纸本,cmxcm
院系:中国画学院本科毕业生
研究方向:写意人物
指导教师:刘庆和王晓辉
她盯着周身的空气,看它们粘在身上,灌进大脑,最后浸入肺泡使她窒息......凌晨,城市里死一般的寂静,而旁边一片荒草地上,从中心的帐篷里冲出数以万计的黑点,源源不断直至覆盖了整片荒地,数量远超过那小帐篷的容量。《矢量》是我心中的一个故事,看似琐碎无章却是记忆点的关联而成。
姓名:游钦煌
学号:
《监控世界》,布面油画,x80cm
《客厅》,布面油画,80xcm
《family之梳妆台1》,布面油画,60x80cm
《7台风扇》,布面油画,80xcm
滑动查看游钦煌个人毕业作品展览现场
院系:造型学院油画系本科毕业生
指导教师:喻红,刘小东,刘商英,陆亮
我选择了一位十多年好友的家庭作为我的绘画对象,十多年来,从我第一次踏进这座房子到如今基本没有太大变化,许多老物件透着岁月的痕迹,这家人和这座房子给我一种别样的温馨和亲切,好友一家待我就像自家人一般。在这里也要特别感谢他们一直以来无条件的支持才促成这批作品的完成和展览的举办。
这所房子购置于年,距今已27年。小楼一共4层,一楼是临街店铺,好友母亲在自家店铺经营加工定制床上用品的生意。二楼保留着90年代的装修风格,前部分是厨房与餐厅,后面是客厅。厨房里的老式油烟机,淡粉绿漆橱柜以及客厅里的老式吊顶水晶灯,嵌入电视墙的山水瀑布湖景仙鹤图壁画,都显得年代感十足。三楼是客房以及好友奶奶住的房间,四楼是父母房间和好友房间,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顶楼天台,用来洗衣晾晒和储物。
用绘画的方式在隔离的时间去记录生活本该拥有的质朴的真实。在疫情发生后才觉得最平凡,最质朴,最真实的日子才最可贵。也因为疫情,使得人能如此放慢时间,去反思最正常的生活是如此简单却没有意识过。这段时间里通过与这座房子和这家人的朝夕相处,对于房子局部,各个陈设,家人的描绘,既是对人们所依赖的家庭的温暖感受,也是对这段特殊的时间,对质朴的真实生活的体会。
因为这特殊的时期,有了特别的机会,能够除了这个云端毕业展览,还在家举办了个人毕业展览,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这个奢侈并不是特别昂贵的费用或者专业的条件,而是指这个机会与时刻。作品被观者亲眼凝视是最尊重它们的方式。我深知所有毕业生那种无法让自己的作品亲自呈现在观众面前的遗憾,所以在家举办了个人毕业展览,满足了自我的仪式感。这种奢侈还体现在来参观的观众都来自你身边的人,家人、朋友、同学、师长以及因此结缘的新朋友,他们之中有些人并不一定都热爱艺术喜欢绘画,他们愿意来看我的作品,其实是来看看这些年我个人的一个变化和成长,这对于我个人来说是十分难得和珍贵的。
姓名:吴彦臻
学号:
《风景》纸本丙烯,油画,油画棒26cmx37cm
《风景》组画纸本丙烯,油画,油画棒42cmx58cm
院系:造型学院版画系硕士毕业生
研究方向:版画语言研究
指导教师:苏新平
《风景》来源于古希腊雕塑的局部截取,并将其改变成树的造型,在其中保留了古希腊雕塑中衣纹的装饰性描绘。
姓名:李百舸
学号:
《梦语系列云烟图》,木口木刻,30cmx40cm
《梦语系列木石图》,木口木刻,30cmx40cm
《梦语系列行马图》,木口木刻,30cmx40cm
院系:造型学院版画系本科毕业生
指导教师:冯梦波刘丽萍
人的梦境本虚幻无实,但却能反映人内心深处所思考之事。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早已习惯了隐藏自我。正如诗词画卷中的寄情于山水,梦中充满着隐喻和通感。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的个体,是由不同的生活和情绪组成的。将看上去支离破碎且无逻辑的场景重新组合便成为了梦境,人物的面部及身份已经不再重要,而草木云石也只是情绪所化。这也是我这一系列作品想要表达的。
姓名:汪加兴
学号:
《两块石头》系列,石头、机械装置
院系:造型学院雕塑系本科毕业生
指导教师:曹晖、吕品昌、孙璐、肖立、耿雪
我曾问过老师“我们这个年纪没有经历过什么,能做出来好的作品吗?”后来我也会根据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去思考,少了很多没有用的问题。再后来我多想了一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大家都走在同一条路上,那么除了陌路就是同行。陌路自然没有故事。两块被组装到一起相互运动的时候基本可以表达出我的想法。我的作品包涵三件动态装置,分别是两块石头之间相互摩擦、两块石头相互推动、两块石头同时上升和下降。对于动态雕塑,我所要做的是准确的控制机械运动来顺利实现语言的表达。
姓名:王长城
学号:
《π》,行为录像记录,尺寸可变
院系:实验艺术学院硕士毕业生
研究方向:总体艺术与跨界研究
指导教师:邱志杰
于寺院中邀请五位法师执行一次特殊的日课,完成了背诵圆周率、绕信号塔、放生桌椅等一系列仪式。
姓名:梁文华
学号:
《植民-城市野地计划/immiPlant——Urbanwildernessproject》,影像,尺寸可变
院系:设计学院本科毕业生
研究方向:智能科技与设计
指导教师:费俊、陈小文
城市中的野地是一种复合型的生态系统,其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一直被现代文明生活所忽视。与城市其他的生态系统不同,城市里的野地是外来物种的天堂,城市特殊的生态环境使得这些物种可以忽视地理与气候的差异,生长在离原产地数千公里以外的地方。自发性的城市植被是文明与自然的共同选择,这些外来物种更适合且应该在这个城市的生态系统担任更加重要的角色。
作者为城市野地中外来植物设计了三件装置作品,分别是“植民者博物馆”,“植民者贩卖机”以及“植民者的凝视”。“植民者博物馆”向观众展示了作者在城市野地中收集到的外来植物物种以及其相关信息;“植民者贩卖机”向观众贩卖这些外来植物的种子,使得观众可以自行在城市里创造更多的野地;“植民者的凝视”则一件实时视觉化野地生态数据的装置。
姓名:高宁研
学号:
《法约尔二一二零》,图片、视频
院系:设计学院本科毕业生
指导教师:张欣荣何君刘治治
在未来,物质匮乏可能已经退居次位,某些非物质商品的匮乏性逐渐暴露,比如名誉,尊敬,诚实等。名誉、尊敬等不能被一个简单的点数衡量,但在理想中的后匮乏社会里,各种尊敬程度之间是独立的,两个身份的尊敬度是互不相干的。登记不会因为物质匮乏问题的解决而轰塌瓦解,这里有很多等级,但没有一种等级较另一种更优越。
姓名:卢柏沄
学号:
《月亮湾核心区规划设计研究》,35公顷
院系:建筑学院本科毕业生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吴祥艳、丁圆、张茜
由保护角度出发,设计首先根据前期规划得出的结论将场地根据暴击级别分为三类区域,核心区、生态保育区、缓冲区,并且在核心区设置了多个鸟类监测点以实现线上实时监测,最大化方便对蓝冠噪鹛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研究和管理,同时也可作为科研和科普宣传的重要资料数据来源。再按照场地具体需求和条件,在不同区安排各自功能,并根据不同人群需求,结合场地规划了三类路径,分别覆盖人群需求的节点区域。
由前期规划研究所得结论,我选择了月亮湾区域作为我的设计区域。月亮湾区域位于婺源县婺源至安徽休宁公路沿线上,距离县城五公里左右。设计区域为月亮湾附近石门村与金盘村的蓝冠噪鹛繁殖点区域,面积约35公顷。
规划目标:
1、以蓝冠噪鹛为最主要保护对象,严格保护其繁殖地,使石门—金盘节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使蓝冠噪鹛的现有破碎化斑块生境得到有效修复。
2、以石门—金盘节点作为婺源蓝冠噪鹛网络化空间结构的重要节点,使其与其他保护区间能够相互联系,实现保护区间物种交流。
3、充分发挥石门—金盘节点作为婺源整体生态网络中关键节点的作用。
4、建立婺源鸟类与植物科学研究基地。
5、平衡鸟—人—地间关系,在以保护为主的前提下合理开发。
规划目标:
1、以蓝冠噪鹛为主要保护对象,通过对蓝冠噪鹛生态链和其所处及可能所处的繁殖地的保护,使这些地区生物多样性能得到有效保护。
2、将现有散点状保护区连接为网络化空间结构,使各保护区之间蓝冠噪鹛种群能相互联系,并且实现保护地管理信息共享。
3、树立婺源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社区的典范。
4、进行生态研究和科普、为鸟类及生态研究相关方面科学家提供充分且有价值的研究资料,提升普通公众鸟类保护的意识,提升蓝冠噪鹛等珍稀鸟类影响力。
姓名:赵蓉
学号:
请横屏观看
论文题目:《敦煌莫高窟“北凉三窟”研究》
院系:人文学院博士毕业生
研究方向:中国宗教美术研究
指导教师:罗世平
继藏经洞文献研究兴起之后,敦煌石窟研究步其后尘、方兴未艾。“北凉三窟”作为敦煌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洞窟曾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