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群山恍兮惚兮,一心求道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自古以来为文人隐士所钟爱,今天要去走访的这一位大师,便住在泉州桃花山上。

艺术刻字工匠——何群山

未见其人,脑海就已出现一道遗世独立的身影。驱车来到桃花山的艺术工作室,刚走到门外,就听见里面传来“唰唰”声。只见一个背影正忙于为自己的木刻新作品“禅茶一味”反复上漆,神情专注,手上刷子时而轻抚而过、时而细细擦拭,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漆刷、描金笔、粽刷、锉刀、铲刀等工具。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见的主人公——何群山。一名不断被人提起、颇具争议,又真挚执着、享誉闽南的泉州工匠,人称“恍惚斋主”。

作品《工匠精神》

幼时大梦,要用斧头凿出一件艺术品

何群山,一个热衷于当代艺术的钻研者和开拓者。

对于雕刻和描金漆画的热爱,如果按十分来划分的话,他说,“有两分源于家庭熏陶”,他的父亲是一位民间木工,从事眠床雕刻上漆工作,还开了一家木屐工场;另外八分,则是源于幼时自己对“斧头”的喜爱。

何群山作画

“你知道上海滩的斧头帮吗?”幼时的何群山在电视上看到《上海滩》中的斧头帮,心生向往。父亲见状,跟何群山说,斧头拿在手上不是打打杀杀耍威风的,斧头最大的用途,是像写字画画那样,凿出一件件特别好看的木雕作品来。何群山瞪大眼睛,觉得拿斧头比自己父亲拿的那些锥子、刻刀、刷子等来得酷炫霸气又有意思多了。于是,他开始偷偷拿着父亲工作剩下的木料,躲到没有人居住的老房子里面,用一把小斧头和一支小刻刀开始他的雕刻生涯。

“斧头会用了,但要说刻刀,那时候哪里会雕刻,纯粹就是瞎雕。”说是瞎雕,可何群山却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毅,周末和寒暑假时,别的同学都在玩,而他仍然在摸索那些雕刻和描金。雕描一百次失败一百次,他不气馁;刻刀在幼嫩的手上划出不知多少道伤痕,他也没有哭过,更没有跟父亲说起,一个人在老房子里怀揣大梦,无声坚持。

木履作品

刨根问底,孜孜不倦地上下求索

父亲只是一名民间木工,所能传授的知识有限,为了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梦想,何群山开始求学之路。

“我这个人脾气倔,认死理,读书时很多老师都不欢迎我。”其时,何止是不受欢迎,何群山在求学路上多次遭到除名、退学。“老师,我还不明白,您可以再讲清楚一点吗?”有一次,在中国美院知名岩彩画开拓者王雄飞教授的课堂上,何群山当场按住幻灯片的播放键,认真询问。

在那些老师和同学眼里,这是一个有着一点匪气又脾气倔的学生。

何群山选用雕刻的木材

成为问题学生的何群山,求学之路更为艰难,但他依然不改本色,不懂就问,问到懂为止。在求学的同时,何群山也没有落下雕刻技艺。由于适合雕刻的木头比较贵,所以他只能用较为廉价的樟木来代替,一边雕刻一边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融会贯通。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执着的他,逐渐提升并掌握了绘画、髹漆、描金等多种技艺。这期间,即使没有名师指导,只能自己“瞎琢磨”,但他一次次在失败中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何群山吹奏洞箫

融贯中西,开创自己独特的艺术之路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但古往今来,很多师傅教徒弟都喜欢藏着掖着,生怕平生所学全部为他人所有。何群山说,他遇到过这种情况,因此从一些老师那里所学的东西只是一些简单知识,触及不到核心学问。

“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可以逆推的,这叫追本溯源。”何群山结合老师的示范,加上自己的理解,从简单知识出发,推演出更为复杂的学问,收获了很多没被传授的东西,这一度让他心里头美滋滋的。然而,他并没有止步不前。随着收获的知识越来越多,何群山开始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立足传统文化,结合西方现代美学,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专注刻字的何群山

“雕刻跟写文章是一样的,都需要兼顾上下文的联系。”传统文化就是文章的上文,现代美学就是文章的下文,一者是过去,一者是未来,而他处在这两者中间,需要做的就是承上启下,让传统文化在新的土壤上重新开花结果。

传统的雕刻和描金漆画,工艺复杂、造型古朴,不被大多数人所喜爱;而西方的美学,以观赏价值为主,可以忽略其原本所兼具的实用性,力求让作品更具艺术之美。他认为,应该将新时代美学嫁接、融汇到传统工艺上,结合现代绘画艺术的特点向造型、技法、材料、题材方面不懈努力创新。

经过探索和实践,如今,在何群山新的作品里,可以清楚看到集绘画、大漆、描金等于一体的美学特征,其内容有古今人物、山水风景、龙虎狮象、花鸟虫鱼等。在拥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同时,又富有艺术感染力,显示了扎实深厚的艺术功底。明暗、凹凸、大小、远近、深浅、构图、色彩、线条,这些与绘画同理的艺术手段在何群山作品里,运用起来可谓得心应手。

作品《朝闻道》

除此之外,何群山也努力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也融入其中。《朝闻道》是他创作的一件成名作品,在这件作品里,何群山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用独居匠心的刀法、色彩、深浅、线条、明暗,表现得淋漓尽致。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一章,恍恍惚惚、若有若无、或虚或实,这便是“道”的形态。何群山以“恍惚”为名,创立恍惚斋,以明“一心求道”之志。

(责任编辑:黄艺,特邀记者:陈章仕吴文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