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木刻 >> 木刻介绍 >> 刀耕墨染匠心传承

刀耕墨染匠心传承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 http://nb.ifeng.com/a/20190701/7506223_0.shtml

梓园版画之家为广大文艺爱好者提供集思广益,研究、学习、传承高州版画的平台。卢锦波摄

农民版画家陈业精在课堂指导学生作画。刘栋摄

张宗俊创作的高州版画《油城报晓》。受访者供图

创作于年的高州版画《科学为生产服务》。卢西林作

高州版画以刀为笔,十分考究雕工。刘栋摄

走进广东高州中学初中部的版画教室,小版画家们三五围坐,以刀作笔全神贯注地创作属于自己的高州版画。随着手中的刻刀一笔笔精准落下,轻吹木屑,一幅幅充满独特思想的画作雏形已现。

高州版画又称高州农民版画,因起源于农村和农民而得名。在这间小小的教室里,版画一改往日的“土气”,不再局限于农业生产、蔬菜瓜果、庆贺丰收,漫画少女、国潮卡通、超级英雄、国风手绘……都是孩子们的创作题材。

“孩子们对高州版画有了新的理解。”版画老师江雪群说,小版画家们在充分了解和热爱高州版画文化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特色和自己的思想进行创作,让她看到高州版画充满时代气息,活力满满的“年轻”一面。

高州版画是一种民间文化形式,从千年前的田间起缘,到如今走进课堂,它曾经走出国门,也曾面临后继无人。这种质朴的民间艺术,曾经拥有辉煌的流金岁月,在跌宕起伏中,不断注入新的血液、生生不息。

缘起

由年画演变而来

据说,高州版画最早源于唐朝。那时候高州家家户户都有逢年过节贴年画、门神的习俗,以祈愿平安健康。在唐朝末期,就有心灵手巧的高州匠人刻印红纸墨印年画,如鲤鱼跃龙门、福禄寿星、天姬送子等。而真正以艺术手段有记载,则在清乾隆年间《高州府志》卷之二载有《笔架青峰》《龙窝古迹》《灵湫石岩》《高凉名山》等名胜古迹的木刻版画。

而近现代阶段,人们看到的最早一幅高州版画则是在年初的《高州民国日报》上,由该报编辑黄文山创作,以高州名胜古迹为题材的《石船丹灶》。据高州版画研究者介绍《石船丹灶》以斜口刀刻成,非常精细。取材于潘茂名开凿石船解救百姓的神话故事,以此唤醒民众齐心抗日。此后,黄文山陆续在一些报刊上发表的抗战版画,在当地和周边掀起了一股学习木刻画的热潮。由此影响和指导了崔冠瑛、莫仑、梁德玉等一批高州爱好美术的青年学习与创作版画。

“那个时期的高州版画寄托了特定时期高州文化人士的情怀,比如莫伦的作品《老妇》。”广东省“南粤工匠”、高州木刻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思志介绍,年由高州文化名人莫伦创作的《老妇》描绘了一位坚毅、顽强的妇女形象,在当时,激励着当地人们战胜苦难。

当时还没出现快速印刷品,因此这时期的作品往往迎和了大规模宣传的需求,作品往往展现了人民以苦为乐、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作为民间艺术,高州版画在每一个时期都寄托了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也是高州人们艰苦奋斗,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见证。

兴盛

8件作品走出国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千百家文化艺术纷纷崛起,高州版画也得到迅速发展。先后涌现了崔寇璋、张宗俊、卢西林、黄河清、谭耀华、梁光鹏等一批优秀的版画家,他们创作了大量洋溢浓郁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的版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批工农版画作者成长起来。在张宗俊、卢西林等带领下,高州版画从雕刻技艺、画风上,都因注入时代气息而突破了以往的“土气”。

在这一群体中,以农民为主,手上爬满茧子的农民,用刀与笔、纸与墨描绘劳动人民积极向上、辛勤劳作、创造美好生活的景象。作品以农民日常生活劳作为主题,因此,高州版画天然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粗犷敦厚的艺术气息,质朴感人。也正是这种源于农民、歌颂劳动的传统民间艺术,高州版画又被叫作高州农民版画。

年,广东省在广州举办《高州澄海农民版画展览》,展出高州农民作者的作品件。“那两年大家才看到高州版画创作的群体之庞大,作品数量之多和艺术性之上乘。”吴思志笑着说,“洗脚上田”的“有艺术天赋的农民”让高州凭借“一县一画种”在省内外闻名。

年,广东省人民出版社和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高州澄海农民版画选》,张宗俊、卢西林、林智深、梁光鹏、吴思志等人的作品分获全国、省、市级大奖或被收藏,彰显了木刻画艺术的特色和实力。并由此为高州赢得“版画之乡”的美誉。此时兴盛的“高州农民版画”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化印记。

高州版画也迎来了高光时刻,这时期很多高州版画走出国门,赢得了很多国际大奖。年开始,高州县文化馆重视传统的高州农民版画创作,先后开办10多期木刻创作学习班,由张宗俊、卢西林等著名版画大师授课,甚至还得到全国著名版画家古元前来悉心指导,建立起一支城乡近百人的创作队伍,创作作品件,其中参加省展57件,国家级展蓝2件,国际级展览8件。

这时期产生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例如《满山红》(卢西林)、《战胜旱灾》(张宗俊)、《竹乡流翠》(张永尧)、《林场放牧》(陈业精)……甚至涌现了一批高难度的大型集体创作的作品,例如《春水随人意》《秋山传喜讯》等。源于农民、农村的高州木刻版画,其艺术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转折

列入“省非遗”保护名录

高州这股版画风一直延续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年,县文联编印了《高州版画》专集,选载了版画佳作32件。年8月《南方日报》发表了《质朴的高州群众版画》一文,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高州农民版画创作的成就。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老一辈的农民版画创作者相继离去,高州版画由盛转衰。新版画工作者显得“凤毛麟角”。“太慢,太难了。”吴思志说,相对比其他艺术形式,高州版画的“质朴”显得“笨拙”。

一片方正小木板、几把雕刻刀、一只黢黑的滚墨轮、一块厚重的拓石、一张拓印纸,这是制作一幅高州版画所需的全部工具。

绘制平面画—绘制版画—刻版—滚墨上色—拓印,这是高州木刻版画的创作过程,复杂繁琐。在刻版时十分讲究下刀分寸,一不小心力度稍大,角度稍有偏倚,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误,导致刻版作废,只能从头再来。而套色木刻画更是复杂,需要按颜色制作多个刻版,控制每一刻版之间的误差达到最小,才能保证拓印效果。创作一幅木刻版画,短则几天,长的话需要花费几个月。

这似乎就是高州木刻画一度难以为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讲究速度和效率的时代,这太慢、太难。但高州老一辈版画家仍然在坚持。

如80多岁高龄的农民版画家陈业精不仅仍然坚持创作,还走进学校开讲座,当起版画老师;吴思志一边潜心创作,一边忙着跟随高州文化团体带着高州版画“走出去”……

高州也十分重视这个传承数百年的民间艺术瑰宝。年,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高州木刻版画被列入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省非遗”这块金字招牌,为高州版画传承、发展装上助推器。高州版画有望再次活起来、火起来。

创新

传承中赋予新内涵

从高光到低谷,高州版画的传承与发展不禁引人深思。“要创新,要变。”吴思志的话道出了关键所在。

高州版画的创作是纸与板、笔与刀的“较量”。需要静下心来仔细雕琢每一笔每一刀,从深深浅浅的刀痕中,从墨轮一遍遍地滚动中,展现匠人的巧思。这个过程是充满诚意的,是真挚的。

高州版画源于农村,歌颂劳动,又是质朴的、感人的。题材的限制、创作技艺的停滞不前,都是限制高州版画发展的桎梏。

“一张好的木刻画至少要有三种味道,有木板的味道,有刀的味道,还有墨的味道。”吴思志潜心钻研,创新雕刻技艺以求高州版画更精、更美。

“传承不等于守旧。”吴思志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在高州木刻画创作领域创造性拓展了“粒点刀法”和“背拓套色法”,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推崇。吴思志的木刻画被作为文化手信送往58个国家。

而李祥基作为高州木刻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坚持在守正中创新,几十年来刀耕不辍,钻研黑白版画的创作,利用灵活精巧的刀法,通过用力轻重刻出不同的效果,以阳刻和阴刻技法处理画面,让黑白形成强烈对比,从而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张宗俊弟子江雪群,则擅长利用丰富的色彩和现代题材,为高州版画注入更多时尚元素,她的作品轻松、明快,大胆、革新,具有强烈的新时代特色,让高州版画这种“老”民间艺术扩大朋友圈,受到年轻人喜爱。

高州每年坚持举办高州版画展、高州版画座谈会,推动高州版画走进寻常百姓家。高州还在每个校园里都设置了版画教室,开设版画班。版画家纷纷来到孩子中间,讲述农民版画的故事,手把手传递着刀与墨的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高州版画之家在高州梓园正式成立,把版画家、文学爱好者汇聚起来,学习版画前辈们集体创作的经验,以集思广益的方式学习、研究、创作版画。高州版画的民间艺术活动更显活跃。更多艺术爱好者走上传承、发展高州版画之路。

如高州画家吴树龙创作的套色高州版画《宝塔流影伴渔歌》就入围“年粤港澳生态文明艺术双年展”,在广州亮相。

同时,高州版画的商业价值也被更多人看到。“我们将在元旦和春节分批次推出‘兔年’限定高州版画,目前已经预订过半。”文化事业从业者黄先生表示,高州版画文创周边受到市民普遍喜爱。

高州版画从产生那天起就是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数百年来,内容从简单到丰富,形式从古朴到现代,颜色从单一到套色,材料从枝松林到三合板,不断发展,日趋完善。已经成为高州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邱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