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年画产生于中国明代崇祯年间,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
清代光绪以前是杨柳青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天津杨柳青镇及其附近村庄,大都从事年画作坊生产,可谓是“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年画因以产地得名。
接下来请欣赏年画中的天花板——杨柳青年画
1.《连登三甲》
画面上题字“连登三甲”。甲为首,甲字与螃蟹的甲壳同音同字,意指接连三次科举考试——乡试、会试、殿试都高中榜首,以寓好事当头,吉祥降临。
2.《抚婴图》
婴戏是杨柳青年画中最喜闻乐见的题材。图中描绘家中喜食美餐,儿童嬉戏,母亲欣喜,充满美满幸福的生活情趣。绘制方法为线版彩绘,线条精美,具有国画中工笔画特征。刻工刀法极为老练,是该产地早期代表作。
3.《踏雪寻梅》
此“踏雪寻梅”别有一番风味:一老者骑驴于山中寻看梅花,童子与侍婢随其身,天降大雪,却不能阻碍老人寻梅的雅兴。此画线条似国画,顿挫自如,流畅率意,是杨柳青年画中的名作。
4.《自强传学堂图》
这是一幅致力发扬社会新风的年画。清末民初,社会改良之风盛行,主要提倡女子受教育、健身强国、开阔眼界、博知广闻,画中的新式建筑、时装、洋鼓和哑铃,都是当时崭新的事物,此作使传统艺术的面貌为之一新。
5.《二进宫》
《二进宫》中,虽然布景完全按庭院设计,雕梁画栋,较之舞台丰富、华贵得多,但具体到一些细节,仍然是夸张的、虚拟的、符合程式的。像李艳妃所倚的桌案,便是由一张普通的条案蒙以“桌帷”而成,仿佛直接从戏曲舞台上搬来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民间画师十分尊重戏曲规范的长处,所有变动都经过了谨慎的考量,绝不妄改一笔。调整的目的全在于使画面更加热闹、堂皇,以适应年画艺术特殊的要求和购画群众的普遍口味。
6.《三岔口》
《三岔口》是人们较熟悉的一出武戏剧目,其中任堂蕙应着白色调为主的花抱衣,刘利华应着黑色调为主的花侉衣,到了画面上却变为湖蓝色和古铜色。更见同底另绘的一幅《三岔口》,人物服饰为粉底夹以多重彩色和宝蓝色,殊为艳丽。
7.《金玉满堂》
“金玉满堂”一词出于《老子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原本这个成语过于直白,沾金带银的有些露骨,是古代文人雅士们羞于提及的。但杨柳青年画却用一缸金鱼和金童玉女两个孩童作为象征,以谐音的方式道出了其中含义。既迎合了清流之辈洁身自好的兴致,又成全了世俗百姓期盼富贵的情趣,两全齐美。寓意深远,而又不言自明。时至今日,很多画店还在大量翻刻印制这幅经典之作,并畅销不衰。
8.《水浒传》
杨柳青年画主要分为民俗类年画、娃娃类年画、民间故事类年画、神像类年画、仕女类年画五大类。《水浒传》就属于民间故事类最受欢迎的题材之一。
9.《春牛图》
春牛图在中国人们心目中也寓意着丰收的希望,幸福的憧憬以及对风调雨顺的祈求。它是中国民间最常见的吉祥图案,也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喜闻乐见、长盛不衰的绘画内容。在杨柳青年画中,《春牛图》是经典作品之一。
10.《年年有余》
“年年有余”这幅年画寓意深刻,简单地说,就是取“鱼”和“余”的同音,寄寓了“年年都有剩余,一年比一年好”的寓意。每逢过年,“年年有余”几乎成了每个家庭的年夜饭,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寄寓希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