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鲜闻水韵江南苏州尽情铺陈第三届大运河

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好 http://m.39.net/pf/a_4442975.html

畅游水韵江南共享美好生活

环古城河两岸,流光溢彩,尽显“水韵江南”风雅,金鸡湖畔,苏艺大剧院内交响组歌气势磅礴,奏响《大运河》幸福乐章。

9月22日晚,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拉开大幕,6个板块19项重点活动次第展开。第三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同时开幕。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马欣,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陈琪,西班牙驻沪总领事卡门·丰特斯,江苏省旅游协会会长张卫国,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周久财,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建,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葛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苏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吴庆文等领导嘉宾共同启动开幕仪式。

举办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致力传播运河文化、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开展国内外运河城市文化交流合作的有效载体。首届、第二届运博会先后在扬州、无锡举行,展示运河沿岸城市风采,广泛传播运河文化。

第三届运博会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江苏省体育局、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延续了前两届运博会的目标定位和“融合·创新·共享”主题,立足大运河全域,创新活动内容形式,强化区域联动和国际元素,旨在搭建大运河沿线城市文旅融合发展平台、文旅精品推广平台、美好生活共享平台,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文旅高质量发展。

清风徐来,碧波荡漾。晚上6时50分许,各路嘉宾由觅渡桥码头登船,参加以姑苏韵味、精彩传承为基调的“行运夜姑苏”活动。沿途两岸分设“八角亭迎宾广场”“长亭晚照”“茶舍岸边”“水岸码头”“步道雅韵”“盘门码头”6个表演点,江南丝竹《姑苏行》、昆曲《游园·皂罗袍》、船歌《四季风光》、舞蹈《木刻春秋》、琴箫合奏《秋江夜泊》、苏剧《醉归》选段在各点分别上演。游船缓缓行进,船行水上,而陆上笙歌不绝,水陆联动,光影交错,串联起苏州市拥有的世界级、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和极具江南文化特性的“苏州戏曲”“苏式舞蹈”等内容,千年姑苏独具风韵的运河文化一览无余。

游船靠岸后,《千年姑苏·运起江南》开城秀随即于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盘门上演,以苏州评话与舞蹈、队列操、灯光、城墙投影等形式相结合,向众人讲述伍子胥与吴王率众建造姑苏城、开凿大运河的故事。穿过城门进入盘门景区,百人评弹表演《苏州好风光》正在上演,用“中国最美的声音”欢迎海内外嘉宾……

欣赏了夜色中分外迷人的盘门胜景,嘉宾们驱车前往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参加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和第三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的开幕仪式,并欣赏了开幕演出——交响组歌《大运河》。

9月23日起,运河城市文旅精品展、运河非遗展、运河特色旅游产品展、“丝路与运河的邂逅”国际展、运河美食展、运河文创产业展暨第十届苏州创博会等六大主题展览同时开门迎客。届时,走进设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内的展馆,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丰硕成果。

01:13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泰国、马来西亚、荷兰、土耳其、白俄罗斯、斯里兰卡、坦桑尼亚、阿塞拜疆、柬埔寨、伊朗、蒙古、葡萄牙等国驻华使领馆和相关机构的官员,以及江苏省、苏州市有关方面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大运河沿线8省市文旅厅局、参展城市有关负责人出席开幕仪式和相关活动。

一撇到隋唐一捺通京杭,交响组歌唱响“大运河”

“一撇到隋唐,一捺通京杭。”从时间上来看,千年运河纵横今古;从空间上来看,千里运河至今通波。9月22日晚,气势磅礴的大型合唱交响组歌音乐会《大运河》唱响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带给观众一场充满“运河风情”和“江苏味道”的视听盛宴。

本次音乐会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外事办、省体育局、省文联、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演艺集团出品。当晚,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里灯光璀璨,运河沿线城市的多家交响乐团共同演奏恢弘乐章,多人混声合唱运河史诗,再现贯通两江三河的千年兴变。一段段或激情澎湃或抒情柔美的歌声,在大型交响乐团宏大的伴奏声中跨越历史时空,用音乐深情讲述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变迁、生活情感、生命精神和时代价值。

《大运河》由著名作曲家唐建平作曲、著名作家冯亦同作词,围绕“天下之水,千里流波”主题,以交响性的艺术构思和音乐表现手段讲述大运河的故事,弘扬大运河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生活情感和生命精神,抒发江苏儿女在大运河滋养下浓郁的故乡情结、丰沛的人文情感和炽热的家国情怀。整部作品共分为“天下之水”“水韵乡情”“水弄星天”“风雨河殇”“逝水如歌”“水向高处”“大运之河”7大篇章,共同展现大运河自开凿通航以来经历过的悲欢、苦难与光荣。

本次演出阵容空前。上海歌剧院院长、苏州交响乐团首席指挥许忠,国家一级指挥程晔等大师悉数登场。江苏交响乐团、苏州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北京交响乐团、河南交响乐团、河北交响乐团、山东交响乐团、安徽交响乐团以及江苏省歌舞剧院合唱团、江苏铁军合唱团、苏州市苏韵合唱团、苏州工业园区圆梦教师合唱团、苏州市爱之声合唱团、苏州市吴江区教师合唱团、苏州工业园区爱乐合唱团等运河沿线城市交响乐团、合唱团联袂演出。

徐森、张其萍、仝濛、范雪妍、刘雨东、苑凯、徐源媛等青年歌唱家领唱混声合唱团,用饱满的精神给观众呈现一部大气磅礴、史诗般的交响音乐会。江苏省演艺集团评弹团副团长蒋春雷则一袭长衫,从远处走来,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与交响融合,“中西合璧”,甚是新鲜。

此外,整场演出极具地方特色。恢宏的交响中,融入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茉莉花》以及运河沿线地区和城市的民族音乐元素,呈现了大运河沿岸居民的繁荣生活,或欢快俏皮,或充满力量,让现场观众无一不沉醉其中。

波光水影识“水韵”,移舟换景此处最“江南”

秋风轻拂运河水,水面映照出两岸光影,沿途人头攒动,笙歌不绝于耳,细细分辨,正是吴侬软语,诉说着运河情思。9月22日晚,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启幕前,一场“行运夜姑苏”活动,犹如这场文旅盛会的序章,且歌且舞,宜古宜今,将最原汁原味的苏城水韵呈现到各路嘉宾面前。

由觅渡桥始,到盘门止,一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苏州环城河南段的“精华”浓缩在3公里的“水韵江南”游船体验中。时近晚上七点,各路嘉宾由觅渡桥码头登船,船行水上,途径八角亭迎宾广场表演点,有丝竹袅袅,宛转悠扬,一段江南丝竹《姑苏行》,牵起秋水依依,拨动观者心弦。

继续前行,又至“长亭晚照”表演点,听得昆曲绕梁,经典昆曲《牡丹亭》选段《游园·皂罗袍》,姹紫嫣红的美景,生死与之的至情,在月夜波光中,别有一番“隔花阴人远天涯近”的旖旎。

游船继续前行,忽闻船歌声声,正是“清波深处花映月,吴侬软语唱小词”,“茶舍岸边”表演点处,吴江的水乡歌手以一曲淳朴有味的《四季风光》,将运河儿女对江南风物的情愫展露无遗。

船歌余音犹在耳畔,已至“水岸码头”。天工开画卷,苏作耀匠心,舞蹈《木刻春秋》正于此处上演,舞蹈演员举手投足间,国家级非遗项目桃花坞木版年画的魅力得到了绝佳展现。其后,琴箫合奏《秋江夜泊》、苏剧《醉归》选段又分别在“步道雅韵”“盘门码头”表演点上演,清旷悠远的文人情思,如泣如诉的女儿情怀,为这幅水上“姑苏繁华图”更增几抹意蕴。

与摇曳生姿的表演相互穿插的,还有鸳鸯亭、南园桥、纤夫步道、驿站、人民桥、蟠龙桥等沿途静态景点的展示与解说,光影与自然相融,声乐与天籁互动,为这场运河夜游带来无可比拟的时空享受。

游船靠岸后,《千年姑苏·运起江南》开城秀随即于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盘门上演,苏州评话与舞蹈、队列操、灯光、城墙投影等形式相结合,向众人讲述伍子胥“相地法天”,与吴王率众建造姑苏城、开凿大运河的故事。

穿过城门,百人评弹表演《苏州好风光》在上演,用“中国最美的声音”欢迎八方来宾。“歌尽桃花扇底风”,与古老的水陆城门相互映衬,一鲜活,一庄重,相得益彰。

在提着宫灯的工作人员引领下,宾客又来到古风盎然的“盘门夜市”,身着传统服饰的摊主亮出绝活,手作陶瓷,佳酿美酒,特色文创,让人目不暇接。

集市人声渐行渐远,来到光华流转的瑞光塔下,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游客绕塔而行,但见美人或坐或卧,或行或立,明黄的长裙绣着奔马,千里江山图的旗袍诗情画意,十里红妆拖曳出风情无限,青花长裙演绎出“天青色等烟雨”的空灵婉约。

这场推介会,邀国际友人在行走运河中感受“水韵江苏”

作为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9月22日下午,“水韵江苏”文旅主题推介会在苏州澹台湖大酒店举行,拉开了本届运博会“有朋自远方来”的序幕。

江苏省委网信办主任兼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缨,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葛莱,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省外办党组成员、省友协副会长钱文华,苏州市副市长王飏,意大利驻沪总领事陈琪(MicheleCecchi),西班牙驻沪总领事卡门·丰特斯(CarmenFontes),乌兹别克斯坦驻沪总领事马苏托夫·阿济滋(Masutov·Aziz),泰国驻沪总领事乐达·普玛(LadaPhumas),马来西亚驻沪总领事赛义德·法瑞泽·艾米尼(SyedFarizalAminySyedMohamad),荷兰驻沪总领事郭媚瑶(MarjoCrompvoets)等出席推介会。

杨志纯用两个标签向国际友人介绍了江苏特质——“水”和“文化”。他指出,在江苏,每座运河城市都彰显着别样的水韵之美。本届运博会东道主城市苏州作为大运河江苏段的“最精彩一段”,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美丽邂逅、交相辉映。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用好运博会这个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平台,依托驻华使节和机构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同推动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取得更多成果,把世界的精彩引进江苏,把江苏的精彩传向世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恰好是中国农历八月十六。俗语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同时,这次运博会的吉祥物正是‘团团’与‘和和’。在硕果盈枝、丹桂飘香的仲秋时节,欢迎大家来到马可·波罗眼中的‘东方威尼斯’——江苏苏州。”杨志纯向宾客发出了热情而富有诗意的邀请,赢得大家热烈掌声。

陈琪、卡门·丰特斯、乐达·普玛、赛义德·法瑞泽·艾米尼等4名总领事分别围绕主题发言,为“千年运河,水韵江苏”点赞。总领事们表示希望借助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平台,开展国际国内运河城市人文交流,增进民众情感,促进民心相通,传播运河文化,分享运河故事,推动江苏与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和上合组织重要结点国家的交流合作。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曾在《马可·波罗游记》、朝鲜的《漂海录》、利玛窦的《中国札记》书写下“水墨印记”,向世界展示城市繁华因“运”而兴,文旅产业应“运”而生的风采。推介会上,徐缨、葛莱、杨志纯、龚良、钱文华、王飏与意大利、马来西亚、西班牙、荷兰、泰国等各国驻沪总领事登台,共同启动《孤独星球》版《千年运河·水韵江苏》英文特刊以及Tripadvisor“水韵江苏”入境旅游线路发布仪式,再一次让世界听见“水韵江苏”的激情奔涌,看见“水韵江苏”的风景独好。

水色合鸣、水养一方、水脉印记、水聚文明……发布仪式后的沉浸式视频推介分为四大章节,以“水”为脉,让嘉宾沉浸式体验“水韵江苏”独特魅力。

一曲高山流水的琴箫和鸣,令人神飞天外;杂技演员足尖上盛开的碧绿油纸伞,恰似荷叶田田;古今交融的昆舞,跳出千载春色如许;悠扬琵琶声中,《茉莉花》的歌声在大屏内外同时响起,青春的面庞,飞扬的旋律,唱出了“人人都道此处好”的“水韵江苏”。

在23日正式开始的运博会展览板块中,“丝路与运河的邂逅”国际展邀请参展国家31个,设置21个展位,以浓烈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架起文明互学互鉴的“彩虹之桥”。

在“水韵江苏”文旅主题推介会上的致辞(年9月22日)

杨志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硕果盈枝、丹桂飘香的仲秋时节,欢迎大家来到马可·波罗眼中的“东方威尼斯”——江苏苏州。此时此刻,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澹台湖畔,共品运河文化,共话交流合作。首先,我代表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组委会,向各位嘉宾致以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福!

江苏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处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自古就是一个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地方。年前,唐朝高僧鉴真从江苏扬州出发,自运河经长江,踏上东渡扶桑的旅程。年前,意大利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游历东方并来到江苏,走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年前,郑和远洋航海船队在长江入海口的江苏太仓刘家港扬帆启航,七下西洋,沿途友好交往,留下了许多历史佳话。

“水”和“文化”是江苏的鲜明特质。江苏依水而生、因水而兴,10.72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水域就占到1/6,这里既有浩荡的江河湖海,又有精妙的小桥流水,万江苏人民创造了全国1/10的经济总量。江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遗迹、非遗项目、老字号、老品牌、传统村落等文化遗存遍布全省各地,拥有中国大运河、苏州古典园林、明孝陵等世界文化遗产,昆曲、古琴、雕版、云锦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刺绣、扬州漆器、宜兴紫砂等工艺精品闻名遐迩,南京世界文学之都、扬州世界美食之都、黄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都是享誉世界的江苏名片。

在江苏这片土地上,流淌千年的中国大运河纵贯南北公里,串联起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等地域文化,成为江苏的美丽中轴。近年来,江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致力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让古老的运河焕发出新的风采意象和生机活力。

在江苏,每座运河城市都因为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人文特质,而形成了多彩的文化瑰宝,彰显出别样的水韵之美。就拿我们今天所在的运河重要节点城市苏州来说,作为大运河江苏段的“最精彩一段”,她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园林之城”,拥有水陆盘门、平江古巷、枫桥夜泊等“运河十景”,也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的发源地,正像当地著名的工艺品“双面绣”一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这里美丽邂逅、交相辉映。

大运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大运河的精彩需要传播,也需要共享。从年起,江苏每年举办一届运博会,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致力打造国际国内运河城市开展人文交流、传播运河文化、分享运河故事的平台。这次运博会期间,我们安排各位嘉宾“行运夜姑苏”,参观主题展览,参加“水韵江苏·运河行”活动,相信大家在亲身体验中能够感受丰富多彩的运河文化,在走进运河中能够感受“水韵江苏”的独特魅力。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江苏是中国的开放大省,与世界各国在文化和旅游领域交流日益密切、成果不断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用好运博会这个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平台,依托驻华使节和机构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携手推动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取得更多成果,把世界的精彩引进江苏,把江苏的精彩传向世界。

“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我们诚挚邀请各位嘉宾多到江苏走一走、看一看,感受美的风光、美的味道、美的人文、美的生活,收获美的发现,留下美的回忆。

今天恰好是中国农历八月十六。俗语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同时,这次运博会的吉祥物也是“团团”“和和”。借着这些美好的寓意,祝此次活动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身体健康、幸福和美!

延伸阅读

这样的“运河十景”,惊艳!

9月22日晚上,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拉开帷幕。苏州“运河十景”四联版特刊献礼大运河,快把手机横过来一起欣赏四联版特刊吧。

手绘十景、美文美图共同汇聚成一幅纸上长卷,小伙伴们可以借此一窥苏州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成果。

流淌着的多公里大运河中,有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各类文化形态,绵延着无数历史遗存与动人史诗,它们吟唱着精彩纷呈的文明篇章,而大运河苏州段孕育着其中最诗情画意的一段。

自今年1月12日起,苏州推出“运河十景”建设项目相关内容,以吴门望亭、浒墅关、枫桥夜泊、平江古巷、虎丘塔、水陆盘门、横塘驿站、宝带桥、石湖五堤、平望·四河汇集10个运河地标为脉络,将运河两岸的“遗珠”再度串珠成链。

在今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的江苏“运河百景”标志性运河文旅产品遴选工作中,推出了个江苏“运河百景”标志性运河文旅产品,苏州的“运河十景”有九景上榜。

此次四联版特刊将今年以来苏州“运河十景”建设成果,通过图文长卷形式进行展示,让人更直观地看到运河两岸文旅繁荣景象。

00:13

这也是苏州“运河十景”建设8个月以来的一次回顾,同时也是苏州对运博会的一次献礼。

据悉,此次特刊除送入寻常百姓家之外,还将作为一份特别礼物,赠送给前来参加运博会的嘉宾们。(罗雯盛雨成陶开俭李慧丹赵丹李德彪)

运河评论

传承运河非遗之精彩,共享幸福美好之时代

千年运河,一衣带水唱古今。9月23日至25日,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运博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有力推动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就。文化遗产的珍贵价值,不仅在于它深厚的历史内涵,更在于它在当下依然能带给我们灵魂震撼和精神滋养。保护并运用好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作为独特的活态文化遗产,大运河在历经千年的通航岁月里,孕育出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着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对于国之大者,要做到心中有数。传承运河非遗之精彩,共享幸福美好之时代——此次“运博会”,就将秉承着推动大运河沿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职责与使命。

传承文化遗产,因地制宜、活化利用是重要法宝。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所衍生出来的专属印记,它决定着文化的价值品质,述说着地域的特色。如何在保护中激发活力——此次“运博会”就给出了生动答案。本次展览以“走进非遗,感悟生活”为主题,以“游园”为展览线索,创新打造“非遗大观园”,观众在“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板块全程共享非遗活态魅力。步伐所至,蕴藏着这个国家过往的灿烂辉煌;目光所向,每个都是一段闪耀民族上空的文化传奇。“运博会”以“看得见、摸得着、能体验、可带走”的方式,让游客穿梭于非遗的“活态”场景中,真正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既留形又留神韵,既见物又见生活,让文化遗产留下深刻的记忆,更让人们唤醒内心深处的乡愁。

历史场景几经转换,文化遗产所带来的印记却始终清晰。悠悠千载的大运河流经万里之遥,所到之处,都印证着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勤劳。把这段光荣而璀璨的历史结合到实际场景之中,融入到文化展览的路线之上,既是生动实践的必然,更是文化自信的使然。本次非遗展共有运河沿线城市76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参与,参展作品近千件。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金坛刻纸非遗传承人杨兆群、扬州雕版印刷非遗传承人陈义时、徐州香包非遗传承人王秀英等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将亲临展览现场“大师专区”,以精妙的制作技艺活态展示10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伟大的力量源于人,深刻的变化在于人,实在的成果惠于人”——在“运博会”的现场,有着对这番理念的生动诠释。

闻“G”起舞把握新动能,“云”看未来拓展新路径。5G发展让互联网的入口变得更宽,这将撬动相关行业的深远变化,进而成为推动文化遗产发展的新动能。本次展览还特别采用非遗IP+数字科技融合的方式,现场提供非遗IP沉浸式数字交互体验——结合AR数字科技在巨型屏幕上对近百个非遗手办实物进行交互演示展示。“新”与“旧”的转换,在于“时”与“势”的把握,以数字科技手段讲好“非遗故事”,创新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科技运用是检验成果的“硬杠杠”。如何让更多民众亲近历史,近距离感受华夏文化的魅力,数字科技融合不啻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工具箱”。走进“运博会”,我们有理由相信追寻文化遗产将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而这份对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念兹在兹,必将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谢伟锋)

来源:综合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