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的古镇古街对张家港人来说是特别的。最早看到关于老街的介绍是在张家港博物馆中,其中“老街市相”板块占了很大的比重,通过老照片的展示及实景还原的布置展现了20世纪初期张家港繁荣的商业盛况。于是我又开始了张家港的探索和拍摄,走访周边的小镇,决定补全这剩余的老街古镇。
张家港留存的老街主要有三条,分别是凤凰镇的恬庄古街、乐余镇的乐余老街和塘桥镇的鹿苑老街。青石板铺就的路面古色古香,两旁是青瓦坡面的老房子,有的为商铺,有的为民居。不过并不是每一条老街都被用作旅游开发,目前只有恬庄古街的开发较为完善,剩余的乐余老街和鹿苑老街基本保留了原来的样子,只是做了基础的维护。
01乐余老街
乐余老街位于张家港的乐余镇,是一条全长仅米的商业街道,也是张家港唯一一条保存较完整的民国老街。
看老街墙壁上的碑铭解释,这是一个民国24年(年)由当地有名的商人集资建成的镇子,而街道呈“T”字形,南北主街长米,北市东西街道长米,街宽约3.5米。当时的路面为碎石子铺就,“小瓦屋顶,排门木柱,廊檐相对,计间。”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护古建筑,政府对老街又进行了修缮,路面升级为了青石板路,而老街保留下了“一字型”的主街。上图为张家港博物馆中展示的乐余老街,看样子也是修缮过后的模样了。
乐余老街的魅力在于古街并不只是一个旅游宣传的噱头,而更多的是保留下来的20世纪早期的商业习惯和氛围。裁缝店、老式理发店、锁匠店、杂货店、钟表店和仿佛“每件19元”的服装店一个连着一个,这里也每天迎接着固定的客群。
说实话,从街头走到街尾可能连5分钟都不到,我一件东西都没有买。没有旅游纪念品,没有餐饮店,没有网红打卡点,确实缺少了年轻人的需求,但店铺里面依旧在忙碌,在运转,这就是乐余老街。
乐红路上建有一座牌坊,上面用繁体写着“乐余”二字,将乐余老街与乐余新街分隔开来。飞檐翘角、木刻雕花,在现代街道上异常显眼,仿佛在给老街营造气势。
这个全长仅米的街道确实很不起眼,但“举手投足”间处处透露着年代感,又是很特别的存在。来旅游的人可能觉得街道太短,没有“纪念品”可以购买,但摄影扫街、喜欢古着的朋友应该会很喜欢。
02鹿苑老街
鹿苑老街最古老的部分应该是一座建于
明天启五年(公元年)的石桥——弘济桥
。这座三洞孔的拱桥横跨四干河,连接着东西两侧的弘济路老街,与主街的鹿苑桥相对而立。侧面雕刻的“弘济桥”三个字也是来自于明代尚书钱谦益的手笔。
鹿苑的名字来源于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此养鹿,最早为镇,后来与塘桥镇、妙桥镇三镇合并为了塘桥镇,因此目前的鹿苑应该是社区。
从鹿苑老街周围统一化的建筑风格来看这里已经在做改造规划了,不过目前尚未完成,商铺也都未入驻开放,因此并无特别之处。反而是走进弘济路的老屋更有吸引力。
老街上空缠绕着杂乱的电线,猫狗都慵懒地窝在地面,直到有陌生人接近时才会警惕地起身。这里还有住人,天气好的时候屋檐下就晾晒些衣服,家家户户的大门都敞开着,有的在门口玩耍,有的在屋内干活,街面上也有一些看似开着又好像没开的商铺。
我在这条街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关闭着的棉胎店,墙上、门上涂画着用方向、数字指示本店已迁移至附近其他位置,于是我在闲逛的同时还会下意识地寻找答案。不过最终都没能找到那根线头。
回到家之后我特意搜索了一下鹿苑老街的设计规划,很有江苏古镇老街的景区味道,但结合目前建造的样子,我更希望这些不是危楼的老屋能保留下来,也许会更加亮眼。
03恬庄古街
恬庄古街算是这三条古街中旅游开发最早,也是目前最为完善的景区了,
存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历史建筑群和街巷,是张家港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
恬庄的名气主要来自明清时期不断涌现的历史名人,其中状元4人,榜眼1人,进士31人,他们也为恬庄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除了闲逛之外也确实能参观许多从前的老房子,如榜眼府、杨氏孝仿、南宅等。
走入恬庄古街后迎来的先是两侧的美食店,比较出名的是三十年的老店“直马拖炉饼”,一共有4种口味,5块钱一个。
继续向前走来到一座石桥,两侧分别是北街和南街,其中北街是恬庄古街的核心区域。老街由青石板铺路,长米,两侧是规划过的商铺,白墙木门青瓦,屋檐下挂着红灯笼。
这其中不乏老手艺人的铺子,豆腐坊的老师傅娴熟地制作手磨豆腐、豆花,奚记铁匠铺的墙上挂满了老师傅自己打造的铁器。这条街上还有茶室可以吃桃胶甜品、喝茶或者到对面买一个梅花糕。一边吃一边逛,慢慢地度过悠闲的午后。
老街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随着时间更迭能保留下来实属不易,有的可能只剩下一块石头证明曾经存在过。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放下手机去感受老街中的“慢”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平静与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