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书籍“复印“,实际经历了几个阶段。这些阶段反映古代先贤们为了保存文化文明传承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反观现代能保留完整下来的文献大部分是宋刻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下面我会按阶段逐一进行整理分析,进行简要说明。
第一阶段:远古时代。
甲骨文时代及之前,在在甲骨文之关从相关史料和可据可查的考古证据来看,远古是即兴在用壁画来记录一些活动或者什么的,而且是就地取材,有时可能就是石头在山洞或者平坦的石头上画一下,但是保留性肯定是没有的,后来又用颜色类的石头(很多天然矿石是带颜色的,古代染衣染线的颜料一部分是提炼矿石,但有些是有剧毒的,另外一部分是植物汁液)保存更久,后来发现的有部分壁画就是天然石材刻画,即使到现在也保存颜色鲜明,刻画清晰。
后来人类从山洞的时代进入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开始到野外生存并形成群居最终发展成部落,这时人类还处在食物及用品贫乏时代,就必须选择抱团取暖,所以平均分配是当时最好的群体生存下去的方式,这时就要记载集体获取的生产资料和食物。
有了结绳计数、结绳记事,没错,文字是始于计数记事,开始只是记数,比如打了多少猎物,采集了多少果子,捕了多少鱼等等,都要由专人记录好分配,虽然开始是打回来堆一堆然后各个分配,但是后来部落越来越大,这不可能这样分了,而且采集打猎回来的人批次也肯定不一样的。
然后结绳记事随着生产力高度发展,从狩猎到耕种,这结绳肯定不行了,然后就演化开始出来象形文字和后来汉字所谓六书的汉字分类。造字一方面是为了记录,另一方面也为了告诉后代我们有什么经验你们要学习,这时会在树皮上,兽书上记录,那时人类已经学会提炼书写的颜料,但是这类保存肯定不久,所以这类的文献在中国肯定是失传。
这时所谓成本问题比较低,都是就地取材,主要难度在于能记录书写的人非常稀少。一个部落能也就是一二个人而已。但是记录的数量非常有限,即使所有记录都能看到积累也许还没有后世印刷的一本书的数量多。
第二阶段:刻字时代。
后来发展到甲骨文时代,这时人类发现之前写得的东西很难保存了,然后就肯定要找更好的方式,虽然甲骨文是卜辞所用,但是后来也变成记载功能了。
再后来冶炼技术被掌握,就有了钟鼎文,还有石鼓文。这时就是基本是雕刻文字为主要形态。
再后来就是竹简和绢书。这些都是靠人刻和书写,竹简也分两个时代,一个是刻竹简的时代,后面是在竹简上书写时代(一般认为是秦汉是书写竹简,秦代之前是刻竹简时代)但是最容易保存的还是甲骨文,毕竟竹简和绢容易烂,牛骨和龟甲不容易烂。
但是甲骨文是一个特殊的,在晚清之前这是一个断层,换句话说晚清之前中国根本没有任何甲骨文的文献记载,这是因为甲骨文是在晚清才被发现的,而钟鼎文在汉代就发现并开始研究了。
甲骨文成本也不是特别高,而是在于卜官并不多,这时主要还是在于知识成本高昂,夏商时代估计能做卜辞也是百数之内吧?
截至年,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多个单字,但是识别出来的字只有区区左右的字。但是不能否认甲骨文是对钟鼎文产生的很大的影响,钟鼎文应该是甲骨文的改进和发展。
钟鼎文是归类于大篆,因为研究历史长,都是可以识别的。钟鼎文之所以归类于刻字的时代,是因为钟鼎文据相关资料记载也是先做凹字再铸鼎,类似于现代的翻砂工艺,当然也有一些钟鼎文是直接刻上去,是甲骨文技术的延续工艺。
在中国古代铸鼎是逢大事才铸鼎,比如继位、大事这类,当时青铜技术实际成本非常高,而且铸鼎比如周代,也就是周天子和诸侯们才能承受这些花费。
第三阶段:石刻、碑刻、手抄。
秦代就有了以石刻及碑来发布诏令和传播文化的方式,再后来魏碑和唐代的碑刻达到高峰时代,包括各个名山古迹都有刻字的文字存世,山岩崖壁上的又称摩崖石刻。最晚汉代发明造纸术之后,就有了手抄本籍的,而且石刻、碑刻、手抄从出现到民国时代一直是在使用的。
这个时代实际从另个角度看也是可以看成是甲骨文、钟鼎文的发展和延续。
这个成本也不低,先要书写出来,然后再由工匠在山上操作施工,碑类就要先写出来,然后再由刻工刻到碑上,全靠手工,而且选材也非常讲究,成本必然非常高昂的。很多都是朝廷、藩王们或者地方官府及富庶之家制作完成的。
第四阶段:雕刻印刷时代和活字印刷并行时代。
唐代雕版印刷实际是在唐中后期才发展起来的,唐代很多书籍实际是手抄本,手抄本自然会产生不好的后果,就是很多手抄本数量很少,一毁基本就是失传了。
就如后来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就是因为是手抄本,只有区区几个副本,一毁基本就所剩无几了,这也是我们现在根本弄不齐《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的原因,反而书法法帖后来用得石版或者在碑上,后代就不停的拓印最终形成保存比较完好。当然像《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这庞大的书籍进行印刷成本皇家也承受那个费用,即使是这样《永乐大典》也是耗光了当年的国库,无论是所用笔墨纸都是上乘的。所以再印刷估计在当年是很难实现。
宋代虽然有活字印刷,但是最主要的印刷方式还是雕版印刷。这也是中国现在很多古籍以宋刻本居多的原因,因为雕版印刷最少也有几十本,多的有几百本。宋代同时也解决了雕版印刷的成本问题,主要是纸张成本降低了,刻工和印工技术也非常熟练。
原来印刷书都是官家组织出资的,但是在宋代尤其是南宋有了大量的民间私刻书籍,一方面证明宋代经济是很发达,另一方面也证明当时的雕版印刷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已经达到了私人可以承受的阶段。
但是即使是这样,成本也不是普通人家能接受,原来印刷书传播是限于赠送,更是零收益,只有官方才能承受,后来到了宋代有了白话文和面向民间的书籍,这时私刻书坊可以印书出售来赢利,不管收益是高是低,最终不会零收益,形成了良性循环,但是这也仅限于一部分书,有很多书实际就是完全公益事业,印数自然有限。到了明代江南私人印书、印法帖蔚然成风,也是得益于明代白话小说的发展及图文并茂的印刷技术高度发展,民间文化需求也很高,那时很多书坊赢利颇丰,但同时盗版也严重,质量也参差不齐,翻刻宋版书也非常流行。
但是也有很多入不敷出的,比如文征明印刷《停云馆帖》耗费了父子三人两代人的心血,虽然以出售来延续刻书,但是却仍然花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虽然其中有整理收集法帖的原因,但是也有成本原因。先是木刻,后来毁于火,再后来改成石刻,成本更是变高了。
所以我们要珍惜和尊重古代每一位私刻书籍的文人、书商、官方付出的心血,是他们给我们保留了文化的火种,让我们得以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