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创作挑战赛#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陕西延安,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这是一次值得纪念的历史行程,是一次与前辈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坚定理想信念面向未来的宣誓。
由国家大剧院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出品的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作为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开幕演出,于11月5日正式登台国家大剧院戏剧场。本次展演季以“文艺展新姿、精品献人民”为主题,原创的《杨家岭的春天》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以“人民至上”的创作导向为指引,生动再现杨家岭“鲁艺”的恢宏历史场面,表现杨家岭艺术家深刻的精神转型,热情讴歌杨家岭窑洞里那一簇“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圣火。
据介绍,该剧的创作灵感来自于富有延安“鲁艺”风格的木刻版画。它既有浑厚苍劲、明朗清晰的“刀木之味”,又富含陕北乡土气息的别致韵味,“延安木刻”在人民群众中寻找到了文艺创作的意义所在,这是对“人民至上”的真理深化和情感表达。木刻版画多以素墨为基础色调,且通过刀法的变化去塑造形象,钟情于木刻材质的肌理美感,因此在那个物资匮乏但精神富足的年代,艺术家们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延安时期质朴而浪漫的生活与战斗场景,那些鲜活而深刻的人物和画面成为了舞台创作的源泉。剧中的“艺术家”角色是作品表达的主体,他们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融入火热的生活与革命实践,实现了思想的转变和精神的升华,他们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笔一刀,刻肌刻骨,共同勾勒出盎然生机的“杨家岭的春天”。
整部诗剧主要以“厚土”“破晓”“永生”三个篇章为主要架构,三个篇章各有侧重,既彼此“独立成章”,又“相得益彰”。每一篇章都表现出了文艺工作者的思想转变,如同那“延安木刻”中的意境所致,线条硬朗简洁却感人至深。它以汉族民间舞样式、陕北风格音乐、木刻版画质感的舞美呈现,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重返延安。
业内人士常说,舞蹈编导三大件即“选材、立意、结构”缺一不可。该剧的编导认为动作素材的来源特别关键,所取材的陕北秧歌是非常有魅力的。就创作本身而论,是需要发现一个特定的语境,聚焦木刻版画从中找到舞蹈语言。编导张云峰谈到作品立意时,说出了自己是从微观细节处着眼,“延安木刻”带给了他关于“力”的创意瞬间,感受艺术家手中的刻刀是如何把线条、画面雕琢出来的,然后再进行人物形象和环境景象的塑造。具体表现为版画中的刻刀在使用过程中用力的“那一下”,编导巧妙地把它作为一个创作动机固化下来,以“折”的动态手腕来演绎,与带有棱角、颗粒感的部分相互凝结融合,直到“清晨抗旱舞”发挥到了极致,在舞台视觉上营造一个远比现实“刻画”更为强劲的力学结构。只有当呈现为类似于物理学上“张力结构”的形态,才会让观众在感官上明显地接收到一种强有力的冲击。
剧名中的“春天”原义是其勃发的生命力展示着宇宙自然运转变化中一段段特殊的时刻。而在艺术的世界里,杨家岭的“春天”则散发着神奇的魅力,引得无数文艺工作者在民族兴亡的呐喊声中,满怀赤诚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自然之春有万物复苏、万象更新之景,易使艺术家沐身其中受到感染,而这些以笔为枪的文艺战士,所表现出的责任担当与忘我牺牲的壮举,同样使人感叹、钦佩、赞颂与憧憬。它寓意着思想的进步与信念更新如同自然之春一般充满了无限美好与希望。这些“春天”生活的描绘除了再现场景本身,舞者也善用身体工具来表达,因此就像万花筒般可以变幻出不同的质感与动作姿态来……观众能感受到动作的生动感,而这种生动感也跟“春天”这个题旨相契合。这种生动来源于版画的“土味”,甚至是雕塑、绘画中带来的幻象,从而在确认动作编排风格上,专门选取了深受延安当地老百姓喜爱的汉族民间舞“陕北秧歌”素材和审美形态来进行建构。
全剧一大特色就是具有历史的真实感,配以静态(版画)与动态(舞蹈)的相融,这是舞台化创作的理想境界。在这一静一动中,不仅舞台上的演员获得了充分展现的表演空间,舞台下的观众也随景入境,激发出追溯历史的召唤力,成为欣赏舞台艺术表现力的一部分。这样一来,那些艺术形式的、观念的、手段的限制等等反而变得无足轻重了,创作的理念空间得以充分拓展,近乎“一比一”还原版画,使舞台上的“版画”元素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以动态舞姿让版画“流动”起来,此时“原创”的意义便凸现了。
该诗剧舞蹈动作编排巧妙、舞蹈语汇洗练,它从动律着眼,如“颤”——坐着板车的“颤颠”;扁担在肩的“颤悠”;耕田劳作的“颤膝”;亲人牺牲的“颤抖”等,动律间的相同与不同在微妙变化的创作手法中,更是被肢体表演完美地展现出来,为该剧平添了一份特别的舞台质感,给人以一种视觉与心灵的双重激荡。“舞蹈——是感觉得到的行走,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为了被感觉到而做出的行走。”全剧给我印象最多的就是那充满意味的“行走”,它的动作设计看似“无意”,但却表露出编导的用意,登山步、十字步、小蹉步、跑跳步等特定步法、动作与动作之间连接的顺畅与紧密都贯于肢体的末梢,通过细微的一举一动来充分传递着舞者内心的思想情感,也具有了肢体动作表意优先的旨趣。诚然,创演团队在艺术前沿上的“行走”所留下精神的影像、情感的印迹,为“大戏看北京”增添了一道浓重的色彩。
著名编导家李毓珊曾说中国民族舞蹈创作要突出三个要素,即“浓郁的民族风格、强烈的时代气息、鲜明的地域特色”。我相信,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做到了。通过这样一部舞蹈诗剧的感性方式来达到“及人、入人、感人和化人”舞台形象塑造的效果,它是一场具有教育和鼓舞力量的观赏体验。其中第二篇章“皮影说理”和“民主豆选”段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文学家”(汪子涵饰演)参与了调解婚姻诉讼,在老百姓心中种下民主观念的种子,也得到了文学创作的灵感。夜里,他的思绪在睡梦中幻化成一段“皮影舞”,演员们迈着灯影步,伸脖端肩、甩臂提跨,相映成趣。而该剧的情感线索层层递进,讲述文艺工作者从格格不入,到融入人民,最后不惜一切为人民勇敢奋战的心路历程。从“与人民在一起”到“一方父母官”,最后为百姓牺牲,终将“人民至上”的信仰升华延展。尾声中那洁白的梨花飘落,掩住了殷红的鲜血,却掩不住春天即将到来的勃勃生机。
艺术的力量在于震撼人的心灵,在于净化人的灵魂,持久且耐人回味。创作者把“版画”中的若干画面情节加以集中,就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加以深化,形成迫切的自觉意志和贯穿性的肢体视觉空间。编导在经过择取的一个个有机联系的故事细节和场景中,形象而直观地将该剧的题旨诉诸观众。这些细节似乎都在闪现着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创演团队的才思与意图。最后满台的红绸飘动,有助于意境、气氛、情势、高潮的渲染与促成,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而舞”的红绸正代表了共产主义信仰的传承和信念的永生,它将在新时代的“春天”里依然凝显出炽热的光芒!
(作者系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教授)